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刍议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概念教...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新课标下小...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刍议

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刍议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刍议概念是事物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小学数学中反映数和形本质属性的数字、图形、符号、名词术语和定义、法则等都是数学概念。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与学生的思维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学时,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正确、清晰、完整地理解数学概念,而且要在概念的引入、形成、深化过程中,重视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要掌握正确、清晰、完整的数学概念,既依赖于学生的数学认知状况,又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措施。只有加强概念教学,才能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各种数学能力。

一、运用直观材料引入新概念

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事物或教材中的实际问题以及模型、图形、图表等作为直观感性的材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去获取概念。小学生(特别是第一学段学生)无意注意占重要地位,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都会引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用图片、教具或电教手段组织教学,把抽象知识形象化,让学生充分感知所学材料,有了定量的感性材料,才能在脑中留下鲜明的影象。将多媒体教学引入课堂,可变静为动,化近为远,并以它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反映思维过程的演示,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心理因素,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学求另一个加数的减法应用题时,通过投影演示,使学生形象地理解总数与部分的关系,即总数-部分=另一部分

二、动手操作促进概念的形成

动手操作,使学生各种感官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事物。例如:教学 长方形的认识的教学,在学生掌握图形名称的基础上,让学生借助自己动手制作的长方形实物模型,通过折一折,量一量,进一步观察、分析、对比,自己说出长方形的特征(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在此基础上,再扩展到生活中去,答出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形的。这样让学生在操作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

三、在深化中训练思维的深刻性

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集中表现在善于全面地、深入地思考问题,能运用逻辑思维方法,思考与问题有关的所有条件,抓住问题的实质,正确、简捷地解决问题。例如学习了比的概念后,可设计下表引导学生弄清比、除法、分数这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名称 举例 相互关系 区别 比 2:3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两个数的关系 除法 23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一种运算 分数 2/3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一个数

四、联系实际、典型练习、巩固概念

讲清概念的含义,突破难点以后,要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自己动手练习,为了加深理解概念,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了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的方法。例如面积的概念,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黑板、桌子、课本等实物的面引入,还可以引导学生用小刀剖开萝卜观察它的截面,让学生亲眼看一看,亲手摸一摸。通过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使面积的具体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得到全面的反映。又例如:在讲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这一概念以后,我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教材中的例题,观察思考题中的图解和算式,从而理解了它是从乘法和除法逆运算关系上推导出来的,知道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条件,求这个数是问题,用除法是计算方法。

总之,概念教学的各阶段不能截然分开,引入后要紧接着形成,形成后要及时巩固,巩固中要加深理解,同时又要为概念的发展作准备。在概念教学实践中,要结合概念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灵活掌握使用,教师要有意识地把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品质、能力和方法贯穿在概念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