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数学导入的方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数学导入的方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通常是由导入、新授、练习等几个环节组成的。在这几个环节中,教师较为重视的是讲授新知识和练习巩固两部分。但我认为课堂教学中新授课的导入也是极为重要的,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在一节课中,能恰当地引入新知识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情感因素,刺激学生的情感欲望。
开门见山式导入这种方法就是上课开始时直接点明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揭示课题,直奔主题。如: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学习
从旧知识导入从数学教学的特点来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展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结点,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恰当而又自然地让学生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如:学习万以内的加减法时,可先板书几道百以内的加减法的练习题,通过复习回忆其计算法则,引入新的教学内容,这样就降低了新知识的教学难度。
操作、演示导入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把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融于学生的操作或者教师的演示之中。如:教学圆柱的体积时,可先出示一个圆柱体盒子,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讨论,看看你观察到了什么,再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一般会说: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它能装多少水?它有多高?这样就自然而然地进入求圆柱的体积这一内容。
故事、设疑导入在引入新知识时,给学生讲个故事,让学生从故事中去思考,引出规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可先给学生讲个故事并设疑:一个老奶奶养了一群兔子,一天她买回一堆萝卜,数一数共24个,平均分成4份,准备每天给小兔子吃一份,即这堆萝卜的1/4。可是小兔子不高兴,它说太少,于是老奶奶就又平均分成8份,每天给兔子吃两份,即这堆萝卜的2/8,可是小兔子还是不满意。于是老奶奶就又平均分成12份,准备每天给兔子吃3份,即这堆萝卜的3/12,这下小兔子满意了。请问:这24个萝卜的1/4、2/8、3/12,是越来越多吗?这样一来,同学纷纷开动脑筋,积极猜想。
总之,数学教学中对新知识的导入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年龄特点和辅助教学工具,精心组织,灵活运用,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二)
2017-2018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教学心得 小学高段数学教学方法之我见
小升初数学法则知识点归类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写法》教案教学设计
让课堂成为一场沙龙——四年级数学《平行与垂直》观课反思
做到这几点,你的数学不可能成为弱科
小学数学优质课听课反思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
招教面试课四年级《小数点搬家》教学设计
中考数学常考的几何题定理公式总结
数学实践活动有趣的密铺解说词
2018年高考数学备考复习的攻略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四年级公开课《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
怎样啃下数学这块硬骨头?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高考数学压轴题该怎么攻破?
经验的重组与改造----“负数”一节听课反思
小学数学老师教研论文 播种活动的种子 收获丰富的经验
小学数学教研小论文 为理解而教-----“分数的再认识”听课学习赏析和思考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复习总结
2014年秋季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2017-2018学年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计划
怎样快速提高高中数学成绩
初中数学到底要怎么学?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质量分析报告
2017-2018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一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质量分析
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再认识(一)说课稿 多角度认识分数----读懂教材,设计活动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