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02
收藏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熟记7的乘法口诀,并逐步提高运用口诀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7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体验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步学会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目标分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掌握了用2~6的乘法口诀基础上的。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比较和推理,自主探索7的乘法口诀。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和来源。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7的乘法口诀,会灵活应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课件出示复习题:
1.看图列式计算并说口诀
( )×( )=( )
2.根据口诀填一填
5×6=( ) ( )×3=6
( )×4=24 ( )×( )=25
3.揭示课题。
前面大家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今天接着探究7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复习,做好新知学习的铺垫,同时为探究方法的迁移奠定基础。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自主探究,编口诀
(1)玩积木。
学生动手用一副七巧板拼出喜欢的图形,直观感受不管怎么拼,每个图都有7块板。
(2)填表格。(课件出示7个图案及表格)
图案个数1
拼板块数7
①让学生根据图案,独立填表。
②汇报交流:说说是怎么填的,有什么发现?
预设:学生可能根据每个图案的块数,用连加的方法算出结果。发现每增加一个图案,拼板块数增加7块。
③根据乘法的意义,让学生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并观察每个算式中的变化。
(3)编口诀:小组合作编制7的乘法口诀。
(4)看口诀再写出另一个对应的乘法算式。
2.多种形式,记口诀
(1)读口诀。说说有什么好方法快速记住口诀。
(2)对口令。小组内玩对口令游戏,一个说口诀的上半句,另一个说口诀的下半句。
(3)开火车。从一七得七开始到七七四十九,再从七七四十九到一七得七。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填写表格到编制口诀,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探索新知,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学习经验得到积累,同时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运用新知,巩固口诀
1.基础应用
(1)完成教材第72页“做一做”。
学生计算出结果后,说说用了哪句口诀。
(2)看日历算天数。(教材第73页练习十七第1题)
让学生认识一个星期7天,2个星期多少天?3个星期呢?学生列式计算。
(3)开火车口答。(教材第73页练习十七第2题)
2.拓展延伸
(1)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学生可能的列式:7+7+7+6=27(个) 7×3+6=27(个) 7×4—1=27(个)
(2)+
=14
×
=63
和
各代表几?
【设计意图】练习分了两个层次,旨在让学生在基础练习中巩固7的乘法口诀;在拓展练习中活用7的乘法口诀,在练习中发展思维能力。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名师解读08高考大纲:数学对知识点要求略降
高三数学应克服“高原现象” 学会放松式做题
高考复习指导:数学二轮复习策略与重点
高三数学指导:掌握常规数学思维模式(嘉?
2008高考数学指导:考前的准备与考场效益
高三数学知识点:抓紧8类题 拿稳100分
高考数学复习:如何解答数学综合性试题获取高分
准高三生暑期数学复习:从三方面提高能力
高三数学知识点:第一轮复习的五点建议
高中数学关于双曲线的经典试题(含答案)
高考复习指导:数学复习须注意五大问题
高考生心语:高三数学从70分跳到102的关键所在
高考数学复习:高三跷跷板 游走在想象与现实之间
高三数学知识点:暑期夯实基础查漏补缺
高考阅卷组长专题报告 教你数学如何拿高分
高三数学知识点:复习方法大揭秘
点评09春考数学题:“猴子敲键盘”进考题
高三数学知识点:抓紧时间过关斩将
名师支招:如何做好高考数学压轴题
2012年高考备战:高考数学选择题10大解题法
高考数学复习:高考数学题中的惊人发现!
高考数学复习:数学高考冲刺复习要点谈
高考数学复习:如何解高考数学中的中档题(图)
高三数学知识点:命题预测及名师指导
高三数学知识点:两个明显的突出
高三数学知识点:高效复习建议
高考数学(理科)复习:2009年命题预测及名师指导
高考数学复习:如何扩展解题思路 提高数学成绩
高三数学知识点:复习的效率
高三数学知识点:第一轮复习热点问题九问九答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