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02
收藏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熟记7的乘法口诀,并逐步提高运用口诀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7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体验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步学会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目标分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掌握了用2~6的乘法口诀基础上的。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比较和推理,自主探索7的乘法口诀。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和来源。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7的乘法口诀,会灵活应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课件出示复习题:
1.看图列式计算并说口诀
( )×( )=( )
2.根据口诀填一填
5×6=( ) ( )×3=6
( )×4=24 ( )×( )=25
3.揭示课题。
前面大家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今天接着探究7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复习,做好新知学习的铺垫,同时为探究方法的迁移奠定基础。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自主探究,编口诀
(1)玩积木。
学生动手用一副七巧板拼出喜欢的图形,直观感受不管怎么拼,每个图都有7块板。
(2)填表格。(课件出示7个图案及表格)
图案个数1
拼板块数7
①让学生根据图案,独立填表。
②汇报交流:说说是怎么填的,有什么发现?
预设:学生可能根据每个图案的块数,用连加的方法算出结果。发现每增加一个图案,拼板块数增加7块。
③根据乘法的意义,让学生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并观察每个算式中的变化。
(3)编口诀:小组合作编制7的乘法口诀。
(4)看口诀再写出另一个对应的乘法算式。
2.多种形式,记口诀
(1)读口诀。说说有什么好方法快速记住口诀。
(2)对口令。小组内玩对口令游戏,一个说口诀的上半句,另一个说口诀的下半句。
(3)开火车。从一七得七开始到七七四十九,再从七七四十九到一七得七。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填写表格到编制口诀,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探索新知,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学习经验得到积累,同时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运用新知,巩固口诀
1.基础应用
(1)完成教材第72页“做一做”。
学生计算出结果后,说说用了哪句口诀。
(2)看日历算天数。(教材第73页练习十七第1题)
让学生认识一个星期7天,2个星期多少天?3个星期呢?学生列式计算。
(3)开火车口答。(教材第73页练习十七第2题)
2.拓展延伸
(1)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学生可能的列式:7+7+7+6=27(个) 7×3+6=27(个) 7×4—1=27(个)
(2)+
=14
×
=63
和
各代表几?
【设计意图】练习分了两个层次,旨在让学生在基础练习中巩固7的乘法口诀;在拓展练习中活用7的乘法口诀,在练习中发展思维能力。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二点看法
小学数学教学的十一种方法
关于创造教育的四种方法
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
探讨小学数学中的四个“问”
小学数学课堂艺术 有目的地选择最佳的教学策略
2012小升初数学备考策略 总结应用题题型
小升初学习指导:小升初考试中需要掌握的技巧
七个方面让家长了解孩子心理
世界著名的教育孩子的12种方法
论数学
家长批评孩子时,应注意掌握哪些技巧呢?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进行概念教学
小学数学“除法运算”教学课例分析与反思
小学数学试题:差倍问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合作学习技能指导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加强素质教育的全体性
打造富有“数学味”的课堂
课例点评:《因数和倍数》
给小学生家长的50条建议
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父母应该采取五个措施应对孩子考前的焦虑
三年级数学《求平均数》教学课例及评析
小升初进重点中学 小升初家长必做的六件事
家庭教育经典六句格言
数学课堂教学美得存在
5个方面教你阅读数学的技巧
探索如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主动去学习
中国近代数学的先驱-熊庆来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