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搭积木》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搭积木》教学反思《搭积木》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以让学生做积木增减的游戏开始,刚上课时学生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但是一节课上下来让我感触颇深。在讲课之前我没有进行试讲,但是讲过了才发现原来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事先想不到的问题。通过实际教学,反思如下:
1.由于我对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刻,在教学时仅仅是以书本上呈现的各种例子进行讲解。在帮助学生建立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运算模型时没有用到直观模型,因此学生在理解这一部分时就缺少了桥梁,课堂也因为这个原因一度很沉闷。课后和其他老师交流时发现用小棒或者是计数器等等都可以很形象的向学生解释清楚。这也让我更清楚的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寻找模型对学生的理解是最有用的。
2.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太少。课堂一开始的积木增减游戏我只是请了一部分学生上台来做,班里还有一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参与进来 ,这也无疑削弱了许多学生的积极行性。其实我应该事先让学生准备好剪好的色卡纸代替积木,这样上课时每位学生都可以参与到游戏中,会更有利于学生从中发现问题。
3.在讲课过程中学生自主交流的机会几乎没有,学生由于没有亲身的体会,所以对所讲的内容就没有自己的想法。以后要多给学生一些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学会从自我发现观察中学到属于知识。
4.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惫。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但是,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上课时处于精神振奋的状态呢?这是我一直都在思索的问题。讲课时的声音要有磁性、要抑扬顿挫、要对学生有吸引力,我要学会用自己的声音为学生营造一个有亲切感和兴奋感的认知环境。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我还要认真学习教材,多像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一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精讲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期中试卷模拟
20以内加减法口算题1000道题
2013小学一年级数学期末模拟试卷练习
100以内加减法练习精选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一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题
2013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一年级数学期中试卷
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检测卷(苏教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综合练习题(人教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
一年级数学第一册期末考试卷(沪教版)
小学数学第一册期末综合练习卷
小学1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北师大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人教版)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册期中考试题(苏教版)
沪教版1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卷答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测试卷:第5单元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综合练习卷
人教版小学1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北师大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期中试卷模拟考
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卷(青岛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期末测试卷
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一册单元考试练习卷
一年级数学第一册期中考试卷(沪教版)
一年级100以内加减法口算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