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三年级数学下册《什么是面积》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三年级数学下册《什么是面积》教学反思《什么是面积》这一课,关键是要让学生在教学中感受面积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我从学生身边最熟悉的物体入手,首先通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认识生活中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的面积大小,让学生获得初步的面积概念。然后让学生用不同方法比较一个正方形与一个长方形(课前布置学生剪下附页中的正方形和长方形)图形的面积,通过比较,既使学生进一步丰富对面积概念的理解,又使学生体会到计量面积最基本的方法,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今天感觉比较成功的地方:
1、能联系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切实地理解面积的意义。
如利用数学书封面揭示面积的概念: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然后让学生举例说说物体的面的面积,比较人民币和树叶面积的大小等,这样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使学生有了感性认识。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符合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
然后由观察长方形和三角形的面逐步过渡到比较封闭图形的大小,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学生进一步认识面积的含义做了铺垫。
2、重视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这一环节是整节课教学的难点,这里放手让学生充分自由发挥,学生在课堂上有的将两个图形重叠后,对剩余部分进行比较;有的用用硬币摆一摆、数一数;有的用透明方格纸比较面积的大小、有的用学具袋里的长方形纸条来拼摆,学生创造出了多种多样的比较方法。这种资源共享不仅仅是简单地解决了知识上的问题,更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的快乐,同时享受到积极思考后获得成功的喜悦。
3、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面广。
这节课一直以学生为主体,所有结论的得出都是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动脑、自己总结得出来的。
课后听了老师们对我这节课的点评,以及自己的一些思考,觉得这节课在以下几方面做得不足:
1、在前面讲解物体的表面时,选择的实物有局限性。在高年级学生将会学习如何求物体的表面积。这节课如出示一些像桔子、茶杯等物体,让学生摸它们的表面,并想一想如果给它们穿上衣服,谁的衣服布料多?那么对于学生理解物体的表面会更透彻。
2、小组合作之后让学生汇报自己组的办法这个环节比较仓促。当汇报的学生站在自己座位上讲解时,有些同学并没有理解。
2015年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练习题
小升初数学重难点知识梳理
2014年小升初备考数学知识点之简易方程
小学一年级数学小数乘除法练习题
小升初数学整数复习资料
小升初2014年数学备考知识点之用字母表示数
2016年中考数学备考专项练习:图形的展开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卷质量分析
小升初2014年数学备考知识点
2014年小升初数学典型应用题
2014年小升初备考数学知识点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厘米》同步练习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同步练习
苏教版2015年一年级上册数学图形的认识同步练习
小升初数学数的改写复习
2016中考数学备考模拟试题练习:相交线与平行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概括
小升初数学小数复习
2016中考数学考前模拟题练习
2014年小升初数学图形问题练习
小升初数学数的整除总复习
2016年中考数学备考专项练习:矩形菱形
小学一年级数学加减混合练习题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基本概念总结
2016中考数学考前专题模拟练习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几练习题
中考数学备考模拟题:全等三角形
小升初数学重要知识点讲解
2015——2016学年度小学三年级数学期中试卷质量分析
小升初数学重点难点梳理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