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三角形面积计算》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三角形面积计算》教学反思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推理能力。因此,本节课教学中,充分利用原有的知识,探索、验证,从而获得新知,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表现、创造的机会,使他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培养学生自我探究和实践能力。
这节课,我将知识目标定位为: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深刻体验和感悟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能力目标定位为: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归纳、推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情感和意志目标定位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整节课中,我注意从每一个细微之处着手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孩子,比如揭示课题后,我便对学生进行调查:哪些同学知道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哪些同学不知道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再有就是有哪些同学不但知道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而且还知道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从而帮助他更好地完成学习的过程。他如果是第一种回答,我会表扬他,不但能在学校学到知识,而且还能通过上网、读书等渠道学到知识;他如果是第二种回答,我会告诉他,没关系,这是新知识,只要努力就能学会;他如果是第三种回答,我会鼓励他继续向更高的目标努力,总之,让不同的孩子尽自己的所能学不同的数学。
在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安排了两次操作活动。首先让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看一看能拼成什么图形,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三角形与你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发现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然后再让学生用一个三角形,想办法把它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通过两次实践活动,学生亲自参与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而且思维能力、空间感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这节课学生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究活动中是自主的、是开放的,让学生体验了再创造,但在本课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第二次操作活动中,参与面不够广,部分学生手中拿着一个三角形无从下手,不知如何进行转化,在推导验证过程中也只是被动地接受。如果让他们充分地操作体会,时间又不允许。如何解决这样的矛盾,也是我们需要反思的问题。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简单随机抽样专题复习题(带答案)
小升初数学数量关系的计算公式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中试题(2015年)
福建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抛物线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分层抽样与系统抽样专题复习题(带答案)
2016小升初数学经典应用题及答案
2015年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检测试题(青岛版)
数学复习用样本估计总体统计活动结婚年龄的变化专题复习题(带答案)
2016福建高考数学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专项练习(含答案)
2015-2016北京高考数学复习模拟练习题(附答案)
2016年小升初毕业复习的几点做法
高考数学题型特点和答题技巧归纳
2016年小升初数学应用题之金属线
西师版秋季学期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调研试题
高一必修一数学第三章知识点讲解:函数与方程
小升初数学车床零件的应用题
福建2016届高考数学双曲线专项练习(含答案)
2016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测验
高二必修3数学第三章知识点:随机事件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之甲乙两地答案
2016年小升初数论知识汇总
专家提醒数学记笔记莫入误区
2016年小升初数学重点知识梳理
高考数学复习二元一次不等式与简单的线性规划专项练习
高中二年级数学必修3第三章知识点:随机事件的概率
高二数学上册第三章专项训练:古典概型
小升初甲乙粮仓的数学应用题
小升初数学简便解题法之乘积首位变末位
小升初数学甲乙丙三数之和的应用题
高二必修3数学第三章知识点:概率的意义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