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青岛版数学第六册《因数和倍数》磨课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青岛版数学第六册《因数和倍数》磨课反思这次由教研室组织的一次导学议练磨课,由刘主任和王老师的细心及跟进,手把手指导,使我对课有了更深的把握及理解。这次的磨课活动对于我们年轻教师来说是种很好的锻炼机会,它不断促进我们去反思,不断去修改,不断去钻研教材,最终得出一堂比较满意的好课。在本次的磨课活动中,我执教因数和倍数,下面谈谈这堂课的课后反思。
一、认识因数和倍数
课前通过轻松、愉快的谈话引入,说明一个人是好朋友这样的关系不能成立,从而为说清楚倍数和因数这两个词之间的关系打下基础,对感知倍数和因数相互依存的关系进行有效的渗透和拓展。直接引入算式,简明扼要的说出因数与倍数关系,通过指生说、相互说,使学生初步学习数学概念。
二、自主探索找一数因数的方法
教学找一个数所有的因数时,由于12我们已经列出算式,孩子已能基本找出,但怎么样的有序的全部找出,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是本课的难点。我试图放给学生,引导用一对一对有序的找,然后让他们独立试做,然后汇报展示时,让学生说说对一对的理解,对有序的理解,并通过两次针对性的比较,使学生学会灵活地、有序地思考,及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
三、学会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教学找一个数的倍数时,我依据学情,设计让学生独立探究寻找3的倍数。我设计了尝试练习引出冲突讨论探究这么一个学习环节。找3的倍数时,我完全放给学生,他们独立试做,汇报交流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基本上都根据口诀想出来,于是我追问写得完吗?,学生通过讨论,认为用省略号表示比较恰当。用语文中的一个标点符号解决了数学问题,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学生从中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愉快感和掌握新知的成就感。
由于这节是概念课,因此有不少东西是由老师告知的,但并不意味着学生完全被动地接受。教学之前我知道这节课时间会很紧,让学生经历一个摆长方形的过程,发现对于学生而言太简单,而且耗时太多,于是我放在了课前,收集整理出三个算式,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课上还应该及时运用多媒体将学生找的因数呈现出来,应该及时跟上个性化的语言评价,激活学生的情感,将学生的思维不断活跃起来。
这次活动对我来说是一种磨砺,是一种打磨,是一种磨合。在自己的教学道路上,我会继续反思我的每一节课,继续打磨我的每一节课,而我,也一定会在这样的反思和打磨中得到更多的收获.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面积检测试题(新人教版)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认识方程课后练习题
人教版四年数学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综合练习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有效整合之探究
2016年一年级下册数学量长度随堂练习题
人教版四年数学下册第九单元同步试题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买电器课后训练题
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016年春季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联考试卷
2016年小升初数学模拟试题分数乘法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学论文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课后练习题
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练习题西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等式的性质练习题浙教版
如何打造数学高效复习课堂
2016年五年级下册数学认识方程同步练习题
关于对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的论文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元、角、分同步检测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代数式同步检测题第二学期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达到高质量,高效率
备战小升初数学模拟练习卷2016年
2016年三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年月日单元测试题
六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问题练习题2016学年
二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与四边形练习题沪教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案设计
浙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列方程解题随堂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圆柱》测试卷
人教版一年数学下册《小数的教法和减法》同步试题
优化应用题教学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浙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厘米教学计划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