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30
收藏
教学内容:过三点的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问题的解决过程,使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外接圆、三角形的外心、圆的内接三角形的概念,理解“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2)学生熟练掌握应用尺规“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作圆的方法.
(3)向学生渗透转化、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为今后学习数学打下基础.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作图,在动手参与的过程中探索、发现科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作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确定圆的思维过程.
关 键: 如何确定一个圆的圆心.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归纳提升
1.两点可以确定几条直线?
2.两直线相交有几个交点?
3.叙述“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有几个?交点与三角形三个顶点之间在距离上有什么关系?
4.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种?
二、问题牵引,导入新知
问题:机械上的一个圆盘零件打碎后只保留下它的一块残片,
如图:现要配制一个同样大小的圆盘,请大家帮助想一想有没有办法配制?
师启发: 从圆盘的残片中可以得到圆的什么?
生 : 可以得到圆的一段弧.
师 : 要配制一个同样大小的圆盘,还需要知道原来圆盘的什么?
生 : 半径.
师 : 那么由残片中得到原来圆盘的一段弧,能不能确定这个圆弧的半径的大小呢?
生 : 不能,还需要知道圆弧的圆心.
师 : 知道了圆的一段弧,只要找到弧的圆心,弧的半径也就确定了.因而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怎样由已知弧去确定弧的圆心的问题,现请大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弧上的点具有什么特性?
(2)由圆弧上的一个点能否把圆心确定下来?两个点呢?三个点呢?
师启发、引导,由学生完成这两个问题后,教师讲评.
例 :作圆,使它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已知点.
此例由学生互相讨论后独立完成,并抽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板书,写出过程,画出图形.
师生共同归纳结论:
定理 :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注意:强调打点词的作用.
师 : 如图,A、B﹑C三点在圆上称为接,由△ABC和⊙o的内外关系,由学生思考后回答以下两个问题,教师板书.
(1)什么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
(2)什么叫做三角形的外心和圆的内接三角形?
三、课堂练习,巩固深化
P100 :1﹑2﹑3﹑4
思考: (1) 经过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能作一个圆吗?
(2) 经过任意四个点是不是一定可以画一个圆?请举例说明.
四、课堂总结 ,发展潜能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作圆的问题,作圆的问题主要是根据已知条件去找圆心和半径的问题.由于作的圆要经过已知点,如果确定了圆心,半径也就确定了.因此作圆的关键在于找到圆心的问题,能否作圆以及作多少个圆都取决于能否确定圆心的位置和圆心的个数.
五、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P112: 8﹑9﹑10
达标检测小升初数学试题(北京市)
必备小升初数学考前练习试卷(北师大版)
小升初数学达标检测试题(选择题)
16年小学四年级数学暑假作业练习题
模拟检测试题小升初数学必备
精选16年小学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
小升初数学期末综合检测题
达标检测试题小升初数学必备
必备小升初数学期末检测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必备小升初数学模拟检测试题冀教版
在变化的活动中体现数学课的美 数学老师教学心得文章
人教版高一数学《对数函数》教学计划
精编数学文化之诗歌中的数字
寒假一年级数学作业练习(西师大版)
三年级小学生数学寒假作业练习
考前练习小升初数学考试题(新苏教版)
必备小升初数学期末试卷北师大版
小升初数学填空模拟检测试题
2016年小学二年级数学寒假练习题
2016-2017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必备小升初数学质量调研试卷
小升初数学期末综合检测题三
16年小学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题
比赛课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桃子》说课稿
快速提高孩子英语阅读速度 这九大诀窍您都知道吗
小升初数学期末综合试卷
达标练习试题小升初数学模拟检测试题
必备小升初数学模拟检测试题(人教版)
小升初数学模拟检测试题(新版北师大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