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12
收藏
2015年高考是浙江省普通高中深化课程改革首届学生的首次高考,考试范围和要求都有一定的变化。数学试卷遵循《考试说明》,不超纲;依照《教学指导意见》,不偏离;贴近高中数学教学实际,不脱节。
试卷延续了叙述简洁、表达清楚的一贯风格,难度稳定,并呈现出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特点。
1.稳定考查基础,推陈出新
2015年高考考查范围虽有变化,但试卷仍然稳定考查高中数学主干知识,既关注新增知识点,也注意典型问题和传统方法。理科第4题考查新增知识点,它要求学生对命题有清晰的认识;理科第8题以常见的图形翻折为背景,考查空间想象能力。
2.稳定能力要求,角度变换
试卷在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对数学思维和数学本质的考查。理科第6题是学习型问题,它依托教材,设问清楚,现学现用;理科第20题以常见二次函数和简单递推为载体构建问题,角度新颖,思维灵活;理科第15题通过空间向量的平台,利用不等式关系,体现最小值的本质,问题的结构特点能让学生有多角度的思考空间。
3.稳定文理差异,逐步调整
试卷关注文理学生的学习差异,文理卷只有一题相同,文科卷中有5题由理科题改编而来。文科第8题由理科第7题改编,问题由抽象变具体,减少了思维量,降低了难度;理科第14题改变数据成为文科第14题,避免了分类讨论,简化了问题;文科第6题是一个生活实际问题,它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这样的变化显示了文理的不同要求。
4.稳定试卷框架,形式渐变
试卷整体结构稳定,充分发挥了三种题型的不同功能。选择题重视概念的本质,要求判断准确。填空题关注计算的方法,要求结论正确,多空题的出现,更好的分散了难点,让学生能分步得分。解答题以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为突破口,展示计算和推理的过程。试卷由22题减为20题,总题量的减少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思考时间。
试卷重基础、优思维、减总量、调结构。从基本的函数、常见的图形、简单的递推、熟悉的符号中挖掘出新的设问。它强化本质,强调思维的深刻性;它关注方法,注重思维的灵活性。它导向正确,让数学学习关注本质,课堂教学回归学生。
用坐标表示平移导学案
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的关系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一次函数》随堂练习
《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
第二课时:整式(2)教案
初一数学教案:有理数的加法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知识点总结:7.1 二次根式及其性质
定理与证明
三角形的边(1)导学案(先学后教教案) 人教版数学
初一数学教案:有理数的乘法
用坐标表示平移(2)导学案(先学后教教案) 人教版数学
1.1 正数和负数教案
九年级下册数学质量检测试卷
数轴
三角形的内角导学案(先学后教教案) 人教版数学
1.5.2 科学记数法教案
1.1正数和负数(一)教案
苏教版九年级数学锐角三角函数单元测试卷
正数和负数(1)教案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六章小结复习学案
第一课时:整式
七年级上册正数和负数
《正数和负数》(第1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最新初三下学期数学《概率与统计》检测试卷
正数与负数
1.1正数和负数教案(第一课时) 人教版数学
平面直角坐标系(二)导学案(先学后教教案) 人教版数学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二次函数)单元测试题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导学案(先学后教教案) 人教版数学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1.1正数和负数(2)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