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四年级下册《除法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四年级下册《除法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教材P43页例3,p43页的做一做,练习八1~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懂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结合具体情境的学习,使学生会用上述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并会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教学难点
会用上述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并会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1、根据例3题中信息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2、还有其它的计算方法吗?试一试。
3、这两种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43页例3,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三)自学检测
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 )。
2、试计算:20001258 1200254
二、协作学习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它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引导学生正确地计算,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收集学生存在的问题)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让学生解决。
(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还遗留的问题。
(3)学生说出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计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的?这样计算有什么好处?
3、在计算的过程当中我们要注意什么?
(加上小括号)
6、两种方法作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如下结论:
算式相同可以结合数字特点,改变运算顺序使计算简便。
三、达标训练
1、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20001258 1200254
25(4+8)
2、599+5
3、我用了3个星期才把这本习字本写完。一共写了420个毛笔字。她平均每天写多少个毛笔字?
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
四、堂清检测
(一)出示检测题
1、怎样简便怎样算:3200254 2000258
2、8016
3、我校一共收到捐赠图书350册,全校共有14个班,平均每个班
可以分到多少册?
作业布置
教材P46页1、2、3题。
板书设计
除法的简便计算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认识比》教案设计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1课时)
六年级上第七、八单元评价
三角函数线
《点到直线的距离》说课稿
用几何图形巧解向量问题
“古典概型”教学设计(3)
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圆的标准方程(1)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正弦函数图象的对称性
第九单元:认识百分数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学设计(1)
随机事件的概率(第一课时)
函数的应用第二学时
大树有多高 教学设计
“随机抽样”教学设计
大树有多高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设计
第六课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2)
课题:对数函数及其性质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法》案例分析
认识百分数 课堂实录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教学设计)
“古典概型”教学设计(2)
函数的应用第一学时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学设计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