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03
收藏
1、以坐标系为桥梁,运用数形结合思想
纵观最近几年各地的中考压轴题,绝大部分都是与坐标系有关的,其特点是通过建立点与数即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一方面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另一方面又可借助几何直观,得到某些代数问题的解答。
2、以直线或抛物线知识为载体,运用函数与方程思想
直线与抛物线是初中数学中的两类重要函数,即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所表示的图形。因此,无论是求其解析式还是研究其性质,都离不开函数与方程的思想。例如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往往需要根据已知条件列方程或方程组并解之而得。
3、利用条件或结论的多变性,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
分类讨论思想可用来检测学生思维的准确性与严密性,常常通过条件的多变性或结论的不确定性来进行考察,有些问题,如果不注意对各种情况分类讨论,就有可能造成错解或漏解,纵观近几年的中考压轴题分类讨论思想解题已成为新的热点。
4、综合多个知识点,运用等价转换思想
任何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转换的思想,初中数学中的转换大体包括由已知向未知,由复杂向简单的转换,而作为中考压轴题,更注意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与转换,一道中考压轴题一般是融代数、几何、三角于一体的综合试题,转换的思路更要得到充分的应用。中考压轴题所考察的并非孤立的知识点,也并非个别的思想方法,它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一个全面考察,所涉及的知识面广,所使用的数学思想方法也较全面。因此有的考生对压轴题有一种恐惧感,认为自己的水平一般,做不了,甚至连看也没看就放弃了,当然也就得不到应得的分数,为了提高压轴题的得分率,考试中还需要有一种分题、分段的得分策略。
5、分题得分
中考压轴题一般在大题下都有两至三个小题,难易程度是第(1)小题较易,第(2)小题中等,第(3)小题偏难,在解答时要把第(1)小题的分数一定拿到,第(2)小题的分数要力争拿到,第(3)小题的分数要争取得到,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获得中考数学高分的可能性。
6、分段得分
一道中考压轴题做不出来,不等于一点不懂,一点不会,要将片段的思路转化为得分点,因此,要强调分段得分,分段得分的根据是“分段评分”,中考的评分是按照题目所考察的知识点分段评分,踏上知识点就给分,多踏多给分。因此,对中考压轴题要理解多少做多少,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水平,把中考数学的压轴题变成最有价值的压台戏。
2015年高考数学复习七大重点
名师支招:2014年高考数学冲刺复习秘笈
2014北京高考数学题总评及2015年备考建议
2014高考临考前数学成绩仍不稳定 有什么补救措施?
2014高考数学考前“泄密”6个必考点
2014年高考备考:数学复习六大注意事项
2014年山东高考数学试题评析:结构变 选材精
2015高考数学九大模块易错易混考点
2015高考数学备考指导:高频考点串讲
2014年山东高考数学试题评析:传统与创新和谐统一
2014高考最后50天:如何提高数学填空题得分率?
2015高考: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6建议
2014年高考:高三期中考试数学应对策略
2015高考数学学习立体几何的口诀
2014年高考数学要重视的几个要点
2014高考数学:成绩薄弱学生如何进行高效复习
2015年高考数学容易犯的低级错误
2015高考数学成绩上不去 试试这五个解题思路
2014高考冲刺提分宝典:数学夺高分临场五大秘笈
2014北京高考数学分析:学数学,切不可一叶障目
2014高考数学学习方法:找准自己的“style”
2015高考一模数学备考:考前复习要注意的三个问题
2014高考数学考前二十天才能说的抢分秘笈
2015届新高三学习计划:高考数学复习方案
2014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五大技巧
2014年北京高考数学卷解析:重点考查三大能力
2014年四川高考数学试卷简评
2014高考数学:后段复习一定要回归课本
2015高考数学零距离突破,你不可不知的拿分点
2015高考备考:准高三数学一轮复习规划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