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教学目标:
(1)理解子集、真子集、补集、两个集合相等概念;
(2)了解全集、空集的意义,
(3)掌握有关子集、全集、补集的符号及表示方法,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培养学生的符号表示的能力;
(4)会求已知集合的子集、真子集,会求全集中子集在全集中的补集;
(5)能判断两集合间的包含、相等关系,并会用符号及图形(文氏图)准确地表示出来,培养学生的数学结合的数学思想;
(6)培养学生用集合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子集、补集的概念
教学难点:弄清元素与子集、属于与包含之间的区别
教学用具:幻灯机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集合、元素、集合中元素的三性、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等知识.
【提出问题】(投影打出)
1.哪些集合表示方法是列举法.
2.哪些集合表示方法是描述法.
3.将集M、集从集P用图示法表示.
4.分别说出各集合中的元素.
5.将每个集合中的元素与该集合的关系用符号表示出来.将集N中元素3与集M的关系用符号表示出来.
6.集M中元素与集N有何关系.集M中元素与集P有何关系.
【找学生回答】
1.集合M和集合N;(口答)
2.集合P;(口答)
3.(笔练结合板演)
(笔练结合板演)
6.集M中任何元素都是集N的元素.集M中任何元素都是集P的元素.(口答)
【引入】在上面见到的集M与集N;集M与集P通过元素建立了某种关系,而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集合在今后学习中会经常出现,本节将研究有关两个集合间关系的问题.
(二)新授知识
1.子集
(1)子集定义: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包含集合A。
【置疑】能否把子集说成是由原来集合中的部分元素组成的集合?
【解疑】不能把A是B的子集解释成A是由B中部分元素所组成的集合.
因为B的子集也包括它本身,而这个子集是由B的全体元素组成的.空集也是B的子集,而这个集合中并不含有B中的元素.由此也可看到,把A是B的子集解释成A是由B的部分元素组成的集合是不确切的.
(2)集合相等: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等于集合B,记作A=B。
【思考】能否这样定义真子集:“如果A是B的子集,并且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那么集合A叫做集合B的真子集.”
集合B同它的真子集A之间的关系,可用文氏图表示,其中两个圆的内部分别表示集合A,B.
【注意】(1)子集与真子集符号的方向。
(2)易混符号
例2 见教材P8(解略)
例3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加以改正.
八年级下册数学第19章教学计划模板一次函数
初二年级数学第18章教学计划模板之菱形
2016学年七年级下册数学《多边形》知识点归纳
沪教版初一下册数学复习资料之分式的通分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知识点(第一节)
初二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极差
青岛版八年级数学第十章教学计划模板第一节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第18章《正方形》
初一下册数学期中复习资料平移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第24章第4节
初一数学下册期中复习资料(概率)
冀教版初二数学第24章教学计划模板第2课时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第3课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第10章要点之二元一次方程组
青岛版初一数学第11章知识点之平面直角坐标系
初一下册数学第五章知识点(多项式的乘法)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复习资料:单项式乘多项式
精编《平行线的性质》知识点归纳初一数学
初二下册数学第19章教学计划函数
初一下册数学期中复习资料统计
青岛版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为什么要证明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第十章知识点总结第一节
青岛版初一数学第11章知识点之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形
初一下册数学期中复习考点之可能性的大小
初一下册数学期中复习考点相似三角形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第11章要点之平移
初一下册数学期中复习考点之平移的条件
沪教版八年级数学第21章教学计划模板第1节第一课时
2016学年初一数学《整式乘法》知识点梳理
精编青岛版初二数学《定义与命题》教学计划模板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