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11
收藏
数学期刊和科学普及书刊有时会介绍几条数学谜语,增加趣味性。这些数学谜语自然也成为谜语爱好者收集的对象,并且成为游艺晚会猜谜项目内容的一部分。
1.一加一不是二。(打一字)
“一”字、加号“+”、再来一个“一”字,组合在一起,得到的字不是“二”,而是“王”。谜底是王。
2.一减一不是零。(打一字)
“一”字、减号“-”、再来一个“一”字,组合在一起,得到的字不是“零”,而是“三”。谜底是三。
3.八分之七。(打一成语)
“八分之七”用数学符号写出来,把数字7写在分数线上面,8写在分数线下面,谜底是成语“七上八下”。
在上面这些谜语里,用一些很简单的数学知识,对谜语的文字作出新的理解,可以帮助猜出答案。
另外一类数学谜语,谜底是数学名词。还是来看几个例子。
4.七六五四三二一。(打一数学名词)
平常报数目,是从小到大顺着数,就像流行歌曲里唱的,“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里”。现在他说“七六五四三二一”,是从大到小,倒过来数了,所以谜底是“倒数”。
5.讨价还价。(打一数学名词)
买东西讨价还价,要经过反复协商,才能达成双方都同意的钱数。这种协商钱数的过程,可以戏称为“商数”。谜底是商数。
6.你盼着我,我盼着你。(打一数学名词)
“你盼着我”,是你在等候我;“我盼着你”,是我在等候你。两人互相等候,可谓“相等”。谜底是相等。
7.成绩是多少?(打二数学名词)
学习成绩是用得分的数目计算的。问“多少”,可以换一个说法,改问“几何?”在中国古代数学书里,问一种物品有多少个,总是问“物有几何?”直到现在,有些地区的方言里,买东西问价钱,还是说“几何?”所以,问“成绩多少”,等于是问“分数,几何?”谜底是两个数学名词:分数、几何。
苏教版高一数学流程图3
苏教版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
苏教版高一数学流程图2
苏教版同角三角函数关系的应用
苏教版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5
苏教版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1
苏教版高一数学集合的概念2
苏教版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1
苏教版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6
苏教版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
苏教版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3
苏教版高一数学集合2
苏教版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8
苏教版高一数学进位制
苏教版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
苏教版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2
苏教版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苏教版高一数学集合的概念与表示
苏教版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
苏教版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
苏教版高一数学点到直线的距离
苏教版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7
苏教版高一数学集合之间的关系
苏教版高一数学程序框图1
苏教版高一数学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
苏教版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
苏教版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9
苏教版高一数学集合1
苏教版高一数学流程图1
苏教版高一数学集合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