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14
收藏
今天,听了胡老师执教的《组合图形的面积的计算》一课,有点耳目一新的感觉,原来,数学的复习课也能上得如此轻松。
胡老师这堂课的最大亮点就是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挑学生最喜爱的游戏卡片做载体,将整个课堂转化成大家玩卡片的形式,在“玩中学,学中乐”的和谐氛围之中上完了整堂复习课。
亮点之二:精心设计复习内容。
胡老师在充分熟悉教材、了解了上课班级学生的能力、兴趣的实际情况后,特地自行设计了一整堂适合这班学生的复习内容,并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使本堂课能够顺利、圆满的上下来,工夫真是十分了得。
总之,这节课充分体现了胡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了胡老师的爱生之情,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借鉴。当然,如果胡老师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更多些关注学习有困难学生的体验,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的话,我想本堂课将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个人认为仍然有一些需要共同探究的地方,比如:
1、数学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归宿。本课的最后,是否可以向学生展示了生活中的组合图形,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我想通过联系实际,计算面积,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所学的知识。这样,会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我觉得学生的练习内容是否过多,以至于学生在最后一两题,由于考虑的时间过短,多数学生没能独立的计算出来。而且,最后第二题有多种解决的方法,如果前面的时间花的少一些,而将练习的重点放在这里的话,感觉思维的层次又提升了不少。
另外,当出现许多学生一下子解决不出时,我们可以采用同桌合作或是四人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必要的合作学习。
北京版五下《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评课稿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综合测试卷
2016年品读小学四年级数学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北京版:五数下《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北京版六年数学下《比的意义》教学反思
2016年小学四年级寒假生活指导答案参考
2016年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检测试卷
北京版五下《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评课材料
北师大版:五下《分数乘法(一)》教学反思
2016年分析小学四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分析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检测试卷
北京版五年数学下册《总复习》教学反思
北京版五下《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2016年小学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精选
2016年七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人教版)
2016年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综合卷
北京版六年数学下《按比分配》教学反思
2016年小学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
北京版:六年数学下册《比的意义》教学反思
北京版五下《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二年级数学老师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工作总结
北京版五下:《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2016年小学六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2016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上综合测试卷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学反思
北京版六年数学下册《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
北京版六年下册数学《比的意义》教学反思
北京版五下《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评课记录
北京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按比分配》评课稿
2016年小学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