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12
收藏
在初中数学中,涉及几何体的数学公式不是很多,也并不复杂。但是,要想能在综合性较强的几何题目中能灵活应用,就必须要熟记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初中数学三角函数公式,方便大家查阅记忆。
关于初中三角函数公式,在考试中用的最多的就是特殊三角度数的特殊值。如:
sin30°=1/2
sin45°=√2/2
sin60°=√3/2
cos30°=√3/2
cos45°=√2/2
cos60°=1/2
tan30°=√3/3
tan45°=1
tan60°=√3[1]
cot30°=√3
cot45°=1
cot60°=√3/3
其次就是两角和公式,这是在初中数学考试中问答题中容易用到的三角函数公式。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除了以上常考的初中三角函数公示之外,还有半角公式和和差化积公式也在选择题中用到。所以同学们还是要好好掌握。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和差化积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ctgA+ctgBsin(A+B)/sinAsinB
- ctgA+ctgBsin(A+B)/sinAsinB
生活中出处充满数学的趣味,在这里数学网整理了初中数学三角函数公式,希望同学们能在学习快乐中了解数学,爱上数学。
高二数学条件语句2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教案
高二数学简单随机抽样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案1
高二数学立体几何初步1
排列应用举例教案
高二数学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1
抛物线的简单性质的应用教案
函数与导数的综合性问题分析教案
二项式系数的应用教案
高二数学用样本估计总体2
高二数学随机事件的概率及概率的意义
简单线性规划教案2
等比数列教案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教案2
高二数学概率
高二数学算法案例3
高二数学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导数的概念与几何意义教案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教案
高二数学系统抽样
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教案
高二数学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2
高二数学数学归纳法
高二数学条件语句3
高二数学算法案例1
高二数学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案2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教案1
简单线性规划教案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