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11
收藏
2014年高考数学如何得高分,精彩内容由数学网收集整理,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今天,江苏2014年高考进入最后一天。昨天,江苏省教育考试院邀请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数学阅卷组的相关负责人对今年语文和数学试卷进行权威评析。
专家们认为:与往年相比,今年高考语文试卷,“语言文字运用”的题型结构变化最大;今年高考数学试卷,易中有难,要想得高分也非易事……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多了些“稀客”
数学
选择多源于课本,易中有难
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整体结构创新,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思辨性强。
“语言文字运用”的题型结构变化最大。前几年的试卷结构均为4道题,其中前两题为字音、成语或病句,题型为选择题,后两题为主观表述的语言运用题;今年变为5道选择题,没有主观表述题;“文言文阅读”的题型结构变化也较大。前几年一向是3道选择题加3句翻译题,今年变成2道选择题、2句翻译题和1道文意的概括题,其中的文意概括题4分;“古诗词鉴赏”的题型结构由原来的单首诗歌的鉴赏变成两首诗的比较赏析。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试卷弥漫着浓郁的古典气息,传统文化内容丰富。“语言文字运用”题中第二题选择“墙头雨细垂纤草”的对仗句、第三题的交际用语不得体的选项均为文言的谦敬词、论述类文本朱良志《乾坤草亭》等无不与古代、古典、古朴传统息息相关。
与往年相比,今年试卷的思辨性加强。“语言文字运用”部分抛开了考了多年的拼音,除了近义词语辨别的填空选择题外,另外3题分别是关于诗句的对仗、语言的得体和连贯(排序)、漫画理解的选择题,从内容上来讲,这些都是久未谋面的“稀客”,但又是关乎到语文修养功底的基础,有较强的思辨性,很有新意。
“文言文阅读”的选材不同于往年的传记类文章,选用了柳宗元的《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这样一篇说理散文,同样具有思辨性。在“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和时人“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下,作为被贬之人,柳子表达了“去其名全其实”的教育思想,充分肯定了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现代文阅读(二)”选用朱良志的《乾坤草亭》,要求考生结合对“不离亭子,不在亭子”的理解来阐释“乾坤草亭”的内涵,思辨性明显。
作文部分。1.题干表述言简意明,融往日的“要求”于其中,且没有自相矛盾之处。2.材料富有现实针对性和哲学思辨性,且不是简单的对立矛盾关系。3.作文的导向性非常好,切合高中作文教学的价值追求。4.从高考写作选拔来讲,作文让所有考生都有话可说。
2014年江苏的高考数学试卷,保持了去年的命题风格,在知识覆盖、技能的掌握、能力的体现以及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等各方面都很好地贯彻了《考试说明》的基本要求和命题指导思想,表现出江苏高考数学试卷一贯特点。
填空题均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为主,虽然第11-14对学生的基本思维品质有所考查,但对考生思维的挑战性不高,绝大多数考生可以应答自如。
解答题的基本题型、知识分布和难度要求与去年基本持平,试卷结构稳定,试题内容通俗。第15-17题题分别对三角函数运算、立几命题证明和解几椭圆曲线基本量进行考查十分常规;应用题背景涉及文物和环境保护,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数学建模简单,解决方法多样;第19、20题上手容易,考生从压轴题获取较多的分数成为可能。
试卷最大特点是难度水平的保持,选题仍然较多源于课本,平凡而不乏变化,考查的问题与平时所学所练基本无异,学生解题可以驾轻就熟。
与去年一样,今年试题深刻严谨隐含其间,易中有难,凡中有变,能力要求不低,要想得高分也非易事,试卷的效度、区分度和选拔功能也会继续保持。高考命题如此保持连续性,一定会对教学导向和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产生重要的影响。
以上2014年高考数学如何得高分的最新内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 百分数的应用第五课时:有关打折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国标本第三单元详细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四单元 确定位置第二课时 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2)
第一课时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或少百分之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争当储蓄小专家(实践活动)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 百分数的应用第八课时: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比例第四课时:解比例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第二课时:圆柱的表面积(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正比例和反比例第四课时:正反比例的综合练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四单元 确定位置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第三课时:圆柱的表面积(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 百分数的应用第四课时:利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五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练习课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四单元 确定位置第三课时 用方向和距离描述行走路线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 百分数的应用 全单元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课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 百分数的应用5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正比例和反比例第三课时:认识成反比例的量(一)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正比例和反比例第二课时:认识成正比例的量(二)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第四课时:圆柱的体积(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三课时 纳税的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正比例和反比例第一课时:认识成正比例的量(一)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购房中的百分数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第七课时 圆锥和圆锥的体积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第一课时: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第八课时 圆锥体积计算和应用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第五课时:圆柱的体积(2)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课后记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