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10
收藏
数学教学要展现出数学的思维过程,以学生发展为基本理念,要学生领会和实现数学化,明确数学课程的价值取向。找出生活中的规律由数学网收集,欢迎阅读学习。
星期天早上,我在家对着镜子梳头,爸爸突然对我说:“女儿,我来考你一个数学问题,看看你会不会?”我张口就说:“好的,没问题。”爸爸说:“你看到镜子里面有一面时钟吗?现在镜子里面的时钟是4:45,你能想像一下现在是早上几点吗?” 我想了一会儿没想出来,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我实在想不出来,只得不好意思地说:“我做不出来。”当我回头看一下挂在墙上的时钟,现在是早上7:15。爸爸提醒了我一下,镜子里的钟面时针与分针和挂在墙上钟面时针与分针有什么关系呢?这个时候我立即反应过来了,它们是呈左右轴对称,这正是我最近学习的内容。梳完头发后,我要求爸爸再出几个给我做一下。第一道是镜子中钟面时间为4:20,第二道是镜子中钟面时间为10:40。我立即动手在纸上采用对称法的方法做出了这两道题目的答案:7:40和1:20。这时候爸爸又问我每次这样做题是不是有点麻烦,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我想了一会儿,还是没有想出来。爸爸这时说:“再提醒一下小宝贝,将镜子里钟面时间和实际时间加起来你能发现有什么规律吗?”我赶紧动手算了起来,4:20+7:40=12,10:40+1:20=12,发现镜子里钟面时间与实际时间加起来都等于12,此时我高兴的跳了起来。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只要将镜子里钟面时间与实际时间加起来等于12。
我说:“原来这么简单!我怎么没想到呢?”爸爸笑着说“简单嘛?这说明你遇到问题要有考虑的思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去发现事物,找出它们的规律,那你就会觉得生活中的数学也是很有意思的。”
通过这件事,我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确实是无处不在,生活中、学习中到处都有。从此,我就更加喜欢数学了!
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注重联系生活,就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沟通生活与数学知识的联系,使数学课堂教学真正实现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价值目标,找出生活中的规律由数学网小编提供,如想了解更多,请继续关注。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应用综合能力提高练习题1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能力训练题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应用综合能力提高练习题2
北师大版二下数学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之试一试》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1千米有多长》教案
新课标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10的加减法》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变葫芦-乘法的初步认识2》教案
2016五年级数学期末考点精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
新课标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加减混合练习课》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1)》教案
北师大版二下数学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之比一比》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时间》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100以内加减口算》总结练习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应用能力提高训练题3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选择专项练习题1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100以内连加练减口算》练习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同步提高训练习题
北师大版二下数学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之拨一拨2》教案
2016小学数学故事推荐:中国画也画得好
北师大版小学四下数学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练习题
新课标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加减混合》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2)》教案
北师大版二下数学《生活中的大数之有多少个字》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综合能力测试题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小小设计师》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同步能力提高练习题
北师大版二下数学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之拨一拨1》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综合能力提高练习题
新课标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10的认识》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