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6
收藏
高二数学不等式的性质人教版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不等式的性质
二. 重点、难点:
1. 三个等价关系
(1)
(2)
(3)
2. 不等式基本性质
(1)
(2)
(3)
(4)
(5)
(6) 且
且
且
(7)
(8) ( )
(9) ( , )
(10) 的性质
【典型例题】
[例1] 已知 , ,则下面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
故选B
[例2] 已知 , ,求证 。
证明:
[例3] 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若 ,则
(2)若 ,则
(3)若 ,则
(4)若 ,则
(5)若 , ,则
(6)若 ,则
(7)若 ,则
(8) ,则
(9)若 ,且 ,则 、 、 均为正
(10) ( , )
解:
(1) ,
(2) 时,不成立
(3) 由已知
(4) 且 时不成立
(5) 应为
(6) , 时不成立
(7) 单调增加
(8) 为正数时成立
(9) 、 、 可均为负
(10) 左 左
左
[例4] , ,求 , , 的取值范围。
解:
[例5] 已知 , ,求 、 、 的范围。
解:
设
[例6] , ,求 的范围。
解:
(1)
(2)
(3)
[例7] 已知: , , ,若 , , , ,试由大到小排列P、 、 、S。
解:
显然 , , ,P
[例8] 已知 ,求证:
解:
[例9] 、 ,求证: 介于 与 之间。
解:
介于两者之间
【模拟试题】
1. 已知 , ,下面不等式成立的是( )
A. B.
C. D.
2.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 若角 、 满足 ,则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4. 、 、 均为大于 的负数,则一定有( )
A. B.
C. D.
5. 正数 、 、 满足 , 则( )
A. B. C. D. 、 大小不确定
6. ,则有( )
A. B. C. D.
7. , , , , ,则有( )
A. B.
C. D.
试题答案
1. D 2. C 3. A 4. B 5. C 6. B 7. B
《位置》教学设计(第2课时)
《认识整时练习课》教学设计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1课时)
《认识11~20各数》教学设计
用数学教学设计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第1课时)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8课时)
“用数学”教学设计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第5课时)
《8和9解决问题练习课》教学设计
《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7课时)
减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准备课》教学设计(第1课时)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第3课时)
《平面图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加减混合计算》教学设计
“金色的秋天——用数学”教学设计
《10加几、十几加几及其减法》教学设计
“加法”教学设计
《搭一搭》教学设计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第1课时)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第2课时)
“数学乐园”教学设计与评析
让数感“生根”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4课时)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6课时)
让学生在玩中放飞思维,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分类》教学案例与评析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