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6
收藏
高二数学北师大版必修5
第二章 第2-3节 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
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举例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70分钟)
一、选择题:
1. 在△ABC中,已知a=1,b= ,A=30,B为锐角,则角A,B,C的大小关系是()
A. AC B. BC C. CA D. CB
*2. 在△ABC中,角A,B满足:sin =sin ,则三边a,b,c必满足( )
A. a=b B. a=b=c
C. a+b=2c D.
3. 如图,D,C,B三点在一条直线上,DC=a,从C,D两点测得A点的仰角是 ,( )则A点离地面的高度AB 等于( )
4. 在三角形ABC中,下列等式总能成立的是( )
A. a cosC=c cosA B. bsinC=csinA C. absinc=bcsinB D. asinC=csinA
*5. 某人向正东方向走x千米后,他向右转150,然后朝新的方向走3千米,结果他离出发点恰好为 千米,则x=( )
*6. 有一座20米高的观测台,测得对面一水塔塔顶的仰角是60,塔底的俯角是 ,则这座塔高是( )
*7. 已知两灯塔A和B与海洋观测站C的距离都是a km,灯塔A在观测站C的北偏东20,灯塔B在观测站C的南偏东40,则灯塔A与灯塔B的距离是( )
8. 在三角形ABC中,若(a+b+c)(b+c-a)=3bc,且sinA=2sinBcosC,则三角形ABC是( )
A. 等腰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二、填空题:
*9. 在三角形ABC中,a-b=4,a+c=2b,且最大角为120,则此三角形的周长是
**10. 在三角形ABC中,若C=3B,则 的取值范围是
*11. 在三角形ABC中,已知B=45,C=60, 则三角形的面积S=________
12. 海上有A,B两个小岛相距10海里,从A岛望,C岛和B岛成60视角,从B岛望A岛和C岛成75视角,则B岛和C岛的距离是 海里
*13. 在三角形ABC中,若acosA+bcosB=c cosC,则三角形ABC的形状是
**14. 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20,底边和一腰长分别是b,a,则下列结论不成立的是
(1) ,(3) (4)
三、计算题:
*15. 已知地面上有一旗杆OP,为了测得其高度h,地面上取一基线AB,AB=20米,在A处测得P点的仰角OAP=30,在B处测得P点的仰角OBP=45,又知AOB=60,求旗杆的高度h.
16. 已知小岛A的周围38海里内有暗礁,船正向南航行,在B处测得小岛A在船的南偏东30,航行30海里后在C处测得小岛A在船的南偏东45,如果此船不改变航向,继续向南航行,问有无触礁的危险?
**17. 在圆心角为60的扇形铁板OAB中,工人师傅要裁出一个面积最大的内接矩形,求此内接矩形的最大面积。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C D A D C B B B
二、填空题:
9. 30 10.(1,3) 11. 12.
13. 直角三角形 14.(2)(3)(4)
三、计算题:
15.【分析】欲求旗杆的高度,只要注意到OP=OB=h.然后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解决即可。
解:AO=OPcot30= ,OB=OP=h,在三角形ABO中:由余弦定理得:
60
答:所求旗杆的高度是 。
16.【分析】要判断船有无触礁的危险,只要判断A到BC的直线距离是否大于38海里就可以判断。
解:在三角形ABC中:BC=30,B=30,ACB=180-45=135,故A=
15
由正弦定理得:
故
于是A到BC的直线距离是Acsin45 =
,大于38海里。
答:继续向南航行无触礁的危险。
17. 【分析】要找出内接矩形的长宽与面积S的关系,可采用引入第三个变量 的办法,用 表示矩形的长宽x,y,这样矩形的面积可以表示成 的三角函数,通过 的变化情况,得出S的最大值。
解:如图,设PQ=x,MP=y,则矩形面积S=xy
连接ON,令AON= ,则y=Rsin
在三角形OMN中:由正弦定理得:
故当 =30时,矩形的面积最大,其最大值是 .
2016人教B版必修1《章末归纳整合》(PPT课件 活页练习)
2016人教B版必修1高中数学 第二章《函数》(课件 教学案)(2.1.4-2.2.3)
新课标人教B版数学必修一3.4《函数的应用》(课件 教案 学案 评估训练)(打包6份)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2备课资源包1.2.1-1.2.3(教案 学案 课件)(4份)
新课标人教B版数学必修一第二章《函数》(课件 教案 归纳整合 章末质量评估)(打包6份)
2016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2.3《幂函数》课件 跟踪检测(2份)
2016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创新设计课件 学案 课时作业2.2.1(6份)
2016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1.2《函数及其表示》课件 跟踪检测(6份)
新课标人教B版数学必修一3.2.3《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关系》(课件 教案 学案 评估训练)(打包5份)
新课标人教B版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课件 教案 归纳整合 章末质量评估)(打包5份)
2016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创新设计课件 学案1.3.1-1.3.2(6份)
2016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创新设计课件 学案 课时作业3.1.1-3.1.2(7份)
新课标人教B版数学必修一3.2.2《对数函数》(课件 教案 学案 评估训练)(打包8份)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2备课资源包2.3.3-2.3.4(教案 学案 课件)(17份)
2016人教B版必修1高中数学 第二章《函数》(课件 教学案)(2.3-2.4)
2016人教B版必修1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PPT课件 活页练习)3.3-3.4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2备课资源包1.1.4-1.1.7(教案 学案 课件 章末练习题)(15份)
2016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创新设计课件 学案 课时作业3.2.1-3.2.2(7份)
新课标人教B版数学必修一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课件 教案 归纳整合 章末质量评估)(打包4份)
2016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创新设计课件 学案 课时作业2.1.1-2.1.2(10份)
2016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2.2《对数函数》课件 跟踪检测(8份)
高中数学人教版B版必修2全册课件打包下载2.3.1-2.4.2(6份)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2备课资源包2.1.1-2.2.4(教案 学案 课件)(17份)
2016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创新设计课件 学案1.1.1-1.1.2(6份)
2016人教B版必修1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PPT课件 活页练习)3.2
高中数学人教版B版必修2全册课件打包下载1.1.1-1.1.7(7份)
2016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1.3《函数的基本性质》课件 跟踪检测(6份)
2016人教B版必修1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PPT课件 活页练习)2.2.1-2.4.2
2016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2.1《指数函数》课件 跟踪检测(8份)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2备课资源包1.1.1-1.1.3(教案 学案 课件)(7份)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