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6
收藏
1.在△ABC中,A=60,a=43,b=42,则()
A.B=45或135 B.B=135
C.B=45 D.以上答案都不对
解析:选C.sin B=22,∵a>b,B=45.
2.△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c=2,b=6,B=120,则a等于()
A.6 B.2
C.3 D.2
解析:选D.由正弦定理6sin 120=2sin Csin C=12,
于是C=30A=30a=c=2.
3.在△ABC中,若tan A=13,C=150,BC=1,则AB=__________.
解析:在△ABC中,若tan A=13,C=150,
A为锐角,sin A=110,BC=1,
则根据正弦定理知AB=BCsin Csin A=102.
答案:102
4.已知△ABC中,AD是BAC的平分线,交对边BC于D,求证:BDDC=ABAC.
证明:如图所示,设ADB=,
则ADC=-.
在△ABD中,由正弦定理得:
BDsin A2=ABsin ,即BDAB=sinA2sin ;①
在△ACD中,CDsin A2=ACsin-,
CDAC=sinA2sin .②
由①②得BDAB=CDAC,
BDDC=ABAC.
一、选择题
1.在△ABC中,a=5,b=3,C=120,则sin A∶sin B的值是()
A.53 B.35
C.37 D.57
解析:选A.根据正弦定理得sin Asin B=ab=53.
2.在△ABC中,若sin Aa=cos Cc,则C的值为()
A.30 B.45
C.60 D.90
解析:选B.∵sin Aa=cos Cc,sin Acos C=ac,
又由正弦定理ac=sin Asin C.
cos C=sin C,即C=45,故选B.
3.(2010年高考湖北卷)在△ABC中,a=15,b=10,A=60,则cos B=()
A.-223 B.223
C.-63 D.63
解析:选D.由正弦定理得15sin 60=10sin B,
sin B=10sin 6015=103215=33.
∵a>b,A=60,B为锐角.
cos B=1-sin2B=1-332=63.
4.在△ABC中,a=bsin A,则△ABC一定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解析:选B.由题意有asin A=b=bsin B,则sin B=1,即角B为直角,故△ABC是直角三角形.
5.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3,a=3,b=1,则c=()
A.1 B.2
C.3-1 D.3
解析:选B.由正弦定理asin A=bsin B,可得3sin3=1sin B,
sin B=12,故B=30或150.
由a>b,得A>B,B=30.
故C=90,由勾股定理得c=2.
6.(2011年天津质检)在△ABC中,如果A=60,c=4,a=4,则此三角形有()
A.两解 B.一解
C.无解 D.无穷多解
解析:选B.因csin A=23<4,且a=c,故有唯一解.
二、填空题
7.在△ABC中,已知BC=5,sin C=2sin A,则AB=________.
解析:AB=sin Csin ABC=2BC=25.
答案:25
8.在△ABC中,B=30,C=120,则a∶b∶c=________.
解析:A=180-30-120=30,
由正弦定理得:
a∶b∶c=sin A∶sin B∶sin C=1∶1∶3.
答案:1∶1∶3
9.(2010年高考北京卷)在△ABC中,若b=1,c=3,C=23,则a=________.
解析:由正弦定理,有3sin23=1sin B,
sin B=12.∵C为钝角,
B必为锐角,B=6,
A=6.
a=b=1.
答案:1
三、解答题
10.在△ABC中,已知sin A∶sin B∶sin C=4∶5∶6,且a+b+c=30,求a.
解:∵sin A∶sin B∶sin C=a2R∶b2R∶c2R=a∶b∶c,
a∶b∶c=4∶5∶6.a=30415=8.
11.在△ABC中,角A,B,C所对的三边分别为a,b,c.已知a=5,b=2,B=120,解此三角形.
解:法一:根据正弦定理asin A=bsin B,得sin A=asin Bb=5322=534>1.所以A不存在,即此三角形无解.
法二:因为a=5,b=2,B=120,所以A>B=120.所以A+B>240,这与A+B+C=180矛盾.所以此三角形无解.
法三:因为a=5,b=2,B=120,所以asin B=5sin 120=532,所以b<asin B.又因为若三角形存在,则bsin A=asin B,得b>asin B,所以此三角形无解.
12.在△ABC中,acos(2-A)=bcos(2-B),判断△ABC的形状.
解:法一:∵acos(2-A)=bcos(2-B),
asin A=bsin B.由正弦定理可得:aa2R=bb2R,
a2=b2,a=b,△ABC为等腰三角形.
法二:∵acos(2-A)=bcos(2-B),
asin A=bsin B.由正弦定理可得:
2Rsin2A=2Rsin2B,即sin A=sin B,
A=B.(A+B=不合题意舍去)
故△ABC为等腰三角形.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高考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试卷分析推荐
大家都在看
如何做好数学教学语言的表达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心得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交流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教师的教育幸福
怎样培养学习的自主能力
教师需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参加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几点体会
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如何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必备的素质-创新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总结
课堂上教师出错了的4中情况
教师应具备的五个核心能力
快速记忆数学知识点的诀窍
拓展教材内容 促进有效发展──“表面积的变化”教学实践与反思
教师必备的12种素质
教学中关于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体会
《给数学教师的101条建议》心得交流
教学心得交流小学数学基础知识
学习《教师法》的心得体会
常用的小学数学思想方法
教师怎样才能达到完美境界?
小学数学到底难不难
教师师德教育心得
小学数学教学读书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课堂的创造性教学之我见
对小学教师法的心得体会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