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6
收藏
我们首先要从实际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实际上线路1,可用线段BD、DA、AE的和来表示;线路2可用线段BC、CF、FE的和来表示,本题就可以通过比较BD+DA+AE和BC+CF+FE的大小即可.
我们会发现,因为DE垂直平分AF,所以DF=DA,FE=AE,又BC∥DF,FD//BC,所以四边形FDBC是平行四边形,所以BD=CF,CB=DF=DA,所以BD+DA+AE=CF+BC+FE,可以得到线路1与线路2的路程相等.可见露露挑三拣四是没有必要的.在生活中,只要我们多用数学的思维去分析问题,很多问题都会露出它的本来面目.
《0的认识》教学反思
《加减混合》教学反思
《6和7的认识》教学反思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
《比多少》教学反思(3)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及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后反思
《镜面对称》教学案例与反思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教学反思
《分类》教学反思(1)
《用数学》课后反思
《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10的认识》教学反思
《5、4、3、2加几》教案及反思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应用题》教学反思
《第几》教学反思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反思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反思
《乘加乘减》教学反思
《我长高了》教学反思
《分类》教学反思(3)
《11--20各数认识》教学反思
《比多少》教学反思(2)
《5以内的加法》课后反思
《统一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认识整时》教学反思
《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