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6
收藏
课题:3.4 合并同 类项(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同类项的概念,能识别同类项.
2、会合并同类项,并将数值代入求值.
3、知道合并同类项所依据的运算律.
教学重点:会合并同类项,并将 数值代入求值.
教学难点:知道合并同类 项所依据的运算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向这样的项是同类项 。
2、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3、合并同 类项的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巩固练习
二、探索新课:
1、例2 合并同类项5m3-3m2n-m3+2nm2-7+2m3中的同类项。
解:5m3-3m2n-m3 +2nm2-7+2m3
=[
=
2、做一做:
求代数式2x3-5x2+x3+9x2-3x3-2的值,其中x =0.5。与同学交流你的做法。
3、总结:
求代数式的值时,如果代数式中含有同类项,通常先合并同类项再代入数值进行计算 。
1、合并同类项:
(1) a2-3a+5+a2+2a-1
(2) -2x3+5x2-0.5 x3-4x2-x3
(3) 5a2-2ab+3b2+ab-3b2- 5a2
(4) 5x3-4x2y+2xy2-3x2y-7xy2-5x3
2、求下列各式的值:
(1) 6y 2-9y+5-y2+4y-5y2,其中
(2) 3a2+2ab-5a2+b2-2ab+3b2,其中a=-1,
3.(1)写两个多项式的和为3xy,这两个多项式分别为
(2)如果两多项式的系数互为相反数,那合并后和为 。
当k= 时,2x-3kxy-3y+xy中不含xy的 项。
(3)2xy + y2 =3xy - y2
三、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四 、布置作业
P98 习题3.4 3、5
五、教后反思
26.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3 PPT课件
八年级上 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第3课时)教案
2015七年级数学上册 1.1《正数和负数》人教版教案
2015年新课标一卷理科数学试题解析
1.1正数和负数课堂小练
27.1 图形的相似3 PPT课件
27.1 图形的相似1 PPT课件
七年级上精品课件-正数与负数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第2课时)同步练习
26.2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1 课件
新人教版 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第1课时)学案
1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第1课时) 同步课堂 练习精讲PPT
八年级上 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第1课时)教案
26.2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3 课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第3课时)同步练习
26.1 二次函数复习 课件
《一元二次方程》基础知识点精选练习题(含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第1课时)同步练习
26.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4 PPT课件
13.1 轴对称 PPT课件2
26.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1 PPT课件
13.1 轴对称 PPT课件1
1.1七年级上正数和负数 课件(第一课时)
26.1 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课件
数学课件PPT_认识形状
27.2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PPT课件
八年级上 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第2课时)教案
13.1 轴对称 PPT课件3
1.1正数和负数 同步练习2
1.1正数和负数 试卷二(含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