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6
收藏
1.10用计算器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教学课题 1.10用计算器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本课题教时数 1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够了解计算器的种类及科学计算器的大致构造,使学生会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和乘除、乘方运算,并能熟练运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混合运算熟练使用计算器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计算器进行复杂计算的思维能力,经历计算器求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计算器运算快,操作简便,功能全的特点的感知,让学生形成解决复杂问题的程序思想,让学生感到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现代化的革命,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探索知识的积极性与时代同步,从现在做起。通过运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运算,培养熟练使用计算器的能力,激发爱科学、学科学、运用科学技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 实际操作,并熟练使用计算器中常用功能键进行复杂问题的计算。
教学难点 熟练地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用交换键输入数字。
教学用具 自制投影材料
教 学 程 序 备 注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明做了一个圆柱模型,测得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为3.59 cm,它的高为12.5cm。请你帮助小明计算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二) 探究知识:
1、 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2、 若直接用笔算把上述结果计算出来,你是否感觉有困难?
3、 有没有其他的计算工具来替换笔算吗?
4、 用计算器计算时,正确的按键顺序是怎样的?
(三) 明晰知识:
1、 用科学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及其混合运算时,只要将算式按书写顺序输入计算器就会正确算出结果。
2、 不同型号的计算器可能会有不同的按键顺序,不要相互混淆。
(四) 应用拓展:
1、 例题:
用计算器求出
(1)345+21.3
(2)105.3-243
(3)8.2(-4.3)2.5
(4)62.2+47.8
(5)(-29.4)24.2(-7)
(6)2.7
(7)求本节开头所提的圆柱的体积
(结果保留3个有效数字, 取3.14)
2、 练习:同步练习
(五) 归纳总结、纳入知识系统:
(六) 1.作业:课后习题
2.效果回授:课后阅读阅读材料。
以下内容,师生共同完成。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对于要使用的那个型号的计算器,所以还是应该多准备一下,充足的准备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整理小升初数学分数大小的比较知识手册
二年级上册数学《8的乘法》练习题:沪教版
2016年秋季二年级数学《几倍》随堂检测题:上册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课后训练题:《2~5的乘法口诀》
小学二年级数学《表内乘法》练习题:第一学期
必备的二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混合运算》练习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三棵树》小学一年级奥数练习题
《加减混合运算》同步练习题:二年级上学期数学
2016年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角的认识》练习题
二小学年级上册寒假作业答案2016数学
最新二年级奥数训练题:两个水壶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训练:分糖果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倍》同步练习题
《8,9的乘法口诀》随堂检测题:二年级上册数学
必备的二年级上册数学《5的乘法》练习题
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学期数学课后训练题:《角的初步认识》
小升初考试数学图形计算公式总结
归纳小升初数学运算规律知识
《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课后练习题:二年级上册数学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2的乘法》课后练习题:第一学期
解析小学二年级上册寒假作业答案数学
必备的二年级数学《4的乘法》练习题:上册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黄河牌卡车
必备的二年级奥数题练习:排版问题
小升初数学定义定理公式知识点整理
2017年小升初数学运算公式热点知识
小学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漂亮的插图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