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6
收藏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1、数形结合思想:就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含义,又揭示其几何意义,使数量关系和图形巧妙和谐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求解体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
2、联系与转化的思想: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数学学科的各部分之间也是相互联系,可以相互转化的。在解题时,如果能恰当处理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如:代换转化、已知与未知的转化、特殊与一般的转化、具体与抽象的转化、部分与整体的转化、动与静的转化等等。
3、分类讨论的思想:在数学中,我们常常需要根据研究对象性质的差异,分各种不同情况予以考查,这种分类思考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
4、待定系数法:当我们所研究的数学式子具有某种特定形式时,要确定它,只要求出式子中待确定的字母得值就可以了。为此,把已知条件代入这个待定形式的式子中,往往会得到含待定字母的方程或方程组,然后解这个方程或方程组就使问题得到解决。
5、配方法:就是把一个代数式设法构造成平方式,然后再进行所需要的变化。配方法是初中代数中重要的变形技巧,配方法在分解因式、解方程、讨论二次函数等问题,都有重要的作用。
6、换元法:在解题过程中,把某个或某些字母的式子作为一个整体,用一个新的字母表示,以便进一步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换元法可以把一个较为复杂的式子化简,把问题归结为比原来更为基本的问题,从而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
7、分析法:在研究或证明一个命题时,又结论向已知条件追溯,既从结论开始,推求它成立的充分条件,这个条件的成立还不显然,则再把它当作结论,进一步研究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达到已知条件为止,从而使命题得到证明。这种思维过程通常称为“执果寻因”
8、综合法:在研究或证明命题时,如果推理的方向是从已知条件开始,逐步推导得到结论,这种思维过程通常称为“由因导果”
9、演绎法: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
10、归纳法: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
11、类比法:众多客观事物中,存在着一些相互之间有相似属性的事物,在两个或两类事物之间,根据它们的某些属性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推理方法。类比法既可能是特殊到特殊,也可能一般到一般的推理。
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平移与旋转》同步练习与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做个乘法表》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上《8,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北京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除法的初步认识》同步练习
北京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除法的初步认识》同步练习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8,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花园》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班级旧物市场》教学设计
数学故事:唐诗中的“数字”
北大师版高一数学集合的基本运算知识点(上学期)
数学家故事之失明的数学家欧拉
数学故事之数学家苏步青的故事
北大师版高一数学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知识点(上学期)
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平移与旋转》同步习题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有多少“粘贴画” 》教学设计
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册《除法的初步认识》复习题
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册《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题
北京版二年级数学上册《6~9的乘法口诀》教材分析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8,9的加减法》教学教案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6,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8,9的加减法》教学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花园》教学设计
2016年小学数学星星代表什么呢故事
2015数学故事:世界上最经典的智力题
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5的乘法口诀》复习题
西师大版数上《6,7的加减法》教学相关之说课稿
新编数学故事一位在需要时候的朋友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买球》教案
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练习与
西师大版一数上《8,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