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6
收藏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审题要点
审题包括浏览全卷和细读试题两个方面。
一是开考前浏览。开考前5分钟开始发卷,大家利用发卷至开始答题这段有限的时间,通过答前浏览对全卷有大致的了解,初步估算试卷难度和时间分配,据此统筹安排答题顺序,做到心中有数。此时考生要做到“宠辱不惊”,也就是说,看到一道似曾相识的题时,心中不要窃喜,而要提醒自己,“这道题做时不可轻敌,小心有什么陷阱,或者做的题目只是相似,稍微的不易觉察的改动都会引起答案的不同”。碰到一道从未见过,猛然没思路的题时,更不要受到干扰,相反,此时应开心,“我没做过,别人也没有。这是我的机会。”时刻提醒自己:我易人易,我不大意;我难人难,我不畏难。
二是答题过程中的仔细审题。这是关键步骤,要求不漏题,看准题,弄清题意,了解题目所给条件和要求回答的问题。不同的题型,考察不同的能力,具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和策略,评分方式也不同,对不同的题型,审题时侧重点有所不同。
1.选择题是所占比例较大(40%)的客观性试题,考察的内容具体,知识点多,“双基”与能力并重。对选择题的审题,要搞清楚是选择正确陈述还是选择错误陈述,采用特殊什么方法求解等。
2.填空题属于客观性试题。一般是中档题,但是由于没有中间解题过程,也就没有过程分,稍微出现点错误就和一点不会做结果相同,“后果严重”。审题时注意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方法和此类问题的易错点等。
3.解答题在试卷中所占分数较多(74分),不仅需要解出结果还要列出解题过程。解答这种题目时,审题显得极其重要。只有了解题目提供的条件和隐含信息,联想相关题型的通性通法,寻找和确定具体的解题方法和步骤,问题才能解决。
5.4中心对称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册)
4.2证明(1)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
4.2证明(1)课件1PPT(浙教版八年级下)
二次根式复习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
5.1多边形(3)课件PPT(浙教版)
4.1定义与命题(1)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
5.5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课件PPT(浙教版八下)
4.1定义与命题(1)课件2(浙教版八下)
4.3反例与证明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
5.1多边形(第2课时)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
浙教版八下5.1多边形(1)课件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5.1多边形(2)课件PPT
浙教版八年级下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复习课课件
4.2证明(1)课件PPT(浙教版)
1.1二次根式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1)课件(浙教版八下)
浙教版八年级下3.2频数分布直方图课件1
3.2频数分布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
5.6三角形的中位线课件1PPT(浙教版八年级下)
6.2.1菱形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
一元二次方程复习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
5.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
5.1多边形(第1课时)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
5.6三角形的中位线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
频数和频率(1)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5.1多边形(3)课件PPT
定义与命题(1)课件PPT(浙教版八年级下)
4.2证明(2)课件1PPT(浙教版八年级下)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3.1频数和频率(1)课件PPT
频数分布直方图课件(浙教版八年级下)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