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立体几何章末综合测试题_题型归纳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高三立体几何章末综合测...
首页>学习园地>题型归纳>高三立体几...

高三立体几何章末综合测试题

2016-10-26 收藏

高三数学章末综合测试题(13)立体几何(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圆台的一个底面周长是另一个底面周长的3倍,母线长为3,圆台的侧面积为84,则圆台较小底面的半径为()

A.7 B.6 C.5 D.3

 解析 A 依题意,设圆台上、下底面半径分别为r、3r,则有(r+3r)3=84,解得r=7.

2.如图所示,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点E、H分别是边AB、AD的中点,F、G分别是边BC、CD上的点,且CFCB=CGCD=23,则()

A.EF与GH平行

B.EF与GH异面

C.EF与 GH的交点M可能在直线AC上,也可能不在直线AC上

D.EF与GH的交点M一定在直线AC上

 解析 D 依题意,可得EH∥BD,FG∥BD,故EH∥FG,所以E、F、G、H共面.因为EH=12BD,FG=23BD,故EHFG,所以EFGH是梯形,EF与GH必相交,设交点为M.因为点M在EF上,故点M在平面ACB上.同理,点M在平面ACD上,即点M是平面ACB与平面ACD的交点,而AC是这两个平面的交线,所 以点M一定在AC上.

3.已知向量a=(1,1,0),b=(-1,0,2),且ka+b与2a-b互相垂直,则k=()

A.1 B.15 C.35 D.75

 解析 D k a+b=k(1,1,0)+(-1,0,2)=(k-1,k,2),2a-b=2(1,1,0)-(-1,0,2)=

(3,2,-2),∵两向量垂直,3(k-1)+2k-22=0,k=75.

4.已知直线m、n和平面,在下列给定的四个结论中,m∥n的一个必要但不充分条件是()

A.m∥,n∥ B.m,n

C.m∥,n D.m、n与 所成的角相等

 解析 D 对于选项A,当m∥,n∥时,直线m、n可以是平行、相交或异面 ;而当m∥n时,m、n与的关系不确定,故选项A是m∥n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选项B是m∥n的充分不必要条件;选项C是m∥n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对于选项D,由m∥n可以得到m、n与所成的角相等,但是m、n与所成的角相等得不到m∥n.故选项D符合题意.

5.已知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主视图的弧线是半圆),根据图中标出的数据,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

A.288+36

B.60

C.288+72

D.288+18

解析 A 依题意得,该几何体是由一个长方体与半个圆柱的组合体,其中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8、6、6,半个圆柱相应的圆柱底面半径为3、高为8,因此该几何体的体积等于866+12328=288+36,故选A.

6.l1,l2,l3是空间三条不同的直线,则下列命题正确 的是()

A.l1l2,l2l3l1∥l3 B.l1l2,l2∥l3l1l3

C.l1∥l2∥l3l1,l2,l3共面 D.l1,l2,l3共点l1,l2,l3共面

 解析 B 在空间中,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不一定平行,故A错;两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第三条直线,则另 一条也垂直于第三条直线,B正确;相互平行的三条直线不一定共面,如三棱柱的三条侧棱,故C错;共点的三条直线不一定共面,如三棱锥的三条侧棱,故D错.

7.将一个边长为a的正方体,切成27个全等的小正方体,则表面积增加了()

A.6a2      B.12a2 

C.18a2  D.24a2

 解析 B 依题意,小正方体的棱长为a3,所以27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总和为276a32=18a2,故表面积增加量为18a2-6a2=12a2.

8.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BC=2,AA1=1,则BC1与平面BB1D1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A.63 B.265

C.155 D.105

 解析 D 如图,连接A1C1,B1D1,交于点O1,由长方体的性质易知C1BO1为BC1与平面BB1D1D所成的角.

∵BC=2,CC1=1,BC1=22+1=5,

又C1O1=12A1C1=1222+22=2,

在Rt△BO1C1中,sin C1BO1=O1C1BC1=25=105.

9.已知,,是三个不同的平面,命题“∥,且”是真命题,如果把,,中的任意两个换成直线,另一个保持不变,在所得的所有命题中,真命题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解析 C 若,换为直线a,b,则命题化为“a∥b,且ab”,此命题为真命题;若,换为直线a,b,则命题化为“a∥,且abb”,此命题为假命题;若,换为直线a,b,则命题化为“a∥,且bab”,此命题为真命题.

10.如图所示,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10,AD=5,AA1=4.分别过BC、A1D1的两个平行截面将长方体分成三部分,其体积分别记为V1=VAEA1-DFD1,V2=VEBE1A1-FCF1D1,V3=VB1E1B-C1F1C.若V1∶V2∶V3=1∶3∶1,则截面A1EFD1的面积为()

A.410 B.83

C.202 D.162

 解析 C 由V1=V3,可得AE=B1E1,设AE=x,则12x45∶[(10-x)45]=1∶3,得x=4,则A1E=42+42=42,所以截面A1EFD1的面积为202.

11.如图是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盒子展开后的平面图,A,B,C是展开图上的三点,则在正方体盒子中,ABC的值为()

A.30

B.45

C.60

D.90

解析 C 还原正方体,如下图所示,连接AB,BC,AC,可得△ABC是正三角形,则ABC=60.故选C.

12.连接球面上两点的线段称为球的弦.半径为4的球的两条弦AB、CD的长度分别等于27、43,M、N分别为AB、CD的中点,每条弦的两端都在球面上运动,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弦AB、CD可能相交于点M;

②弦AB、CD可能相交于点N;

③MN的最大值为5;

④MN的最小值为1.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解析 C 易求得M、N到球心O的距离分别为OM=3,ON=2,若两弦交于M,则ONMN,在Rt△ONM中,有ONOM,符合题意,故①正确.若两弦交于N,同①推得,OMON,矛盾,故②错.当M、O、N共线,M、N在O同侧,则MN取最小值1;M、N在O两侧,则MN取最大值5,故③④正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 线上)

13. 如图,在正四棱柱A1C中,E,F,G,H分别是棱CC1,C1D1,D1D,DC的中点,N是BC的中点,点M在四边形EFGH及其内部运动,则M只需满足条件________时,就有MN∥平面B1BDD1.(注:请填上你认为正确的一个条件即可,不必考虑全部可能情况)

 解析 ∵FH∥DD1,HN∥BD,平面FHN∥平面B1BDD1,只要MFH,则MN平面FHN,MN∥平面B1BDD1.(答案不唯一)

【答案】 M位于线段FH上

14.已知、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n是平面及平面之外的两条不同的直线,给出四个论断:①m∥n,②∥,③m,④n,以其中三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命题:________.

 解析 同垂直于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同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的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答案】 ②③④①

15.已知命题:“若xy,y∥z,则xz”成立,那么字母x,y,z在空间所表示的几何图形有可能是:①都是直线;②都是平面;③x,y是直线,z是平面;④x,z是平面,y是直线.上述判断中,正确的有________(请将你认为正确的序号都填上).

 解析 当字母x,y,z都表示直线时,命题成立;当字母x,y,z都表示平面时,命题也成立;当x,z表示平面,y表示直线时,由相关的判定定理知命题也成立;

当x,y表示直线,z表示平面时,xz不一定成立,还有可能x∥z或x与z相交,故①②④正确,③不正确.

【答案】 ①②④

16.如图,二面角-l-的大小是60,线段AB,Bl,AB与l所成的角为30,则AB与平面所成的角的正弦值是________.

 解析 如图,作AO于O,ACl于C,连接OB、OC,则OCl.设AB与所成角为,

则ABO= ,由图得sin =AOAB=ACABAOAC=sin 30sin 60=34.

【答案】 34

三、解答题(本大 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0分)如图所示,矩形ABCD中,AB=3,BC=4,沿对角线BD把△ABD折起,使点A在平面BCD上的射影E落在BC上.

(1)求证:平面ACD平面ABC;

(2)求三棱锥 A-BCD的体积.

 解析 (1)∵AE平面BCD,AECD.

又BCCD, 且AEBC=E,

CD平面ABC.

又CD平面ACD,

平面ACD平面ABC.

(2)由(1)知,CD平面ABC,

又AB平面ABC,CDAB.

又∵ABAD,CDAD=D,

AB平面ACD.

VA-BCD=VB-ACD=13S△ACDAB.

又∵在△ACD中,ACCD,AD=BC=4,AB=CD=3,

AC=AD2-CD2=42-32=7.

VA-BCD=1312733=372.

18.(12分)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四边形BDEF为矩形,AB=2BF,DE平面ABCD,G为EF的中点.

(1)求证:CF∥平面ADE;

(2)求证:平面ABG平面CDG;

(3)求二面角C-FG-B的余弦值.

 解析 (1)∵BF∥DE,BC∥AD,BFBC=B,DEAD=D,平面CBF∥平面ADE.

又CF平面CBF,

CF∥平面ADE.

(2)如图,取AB的中点M,CD的中点N,连接GM、GN、MN、AC、BD,设AC、MN、BD交于O,连接GO.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四边形BDEF为矩形,

AB=2BF,DE平面ABCD,G为EF的中点,

则GO平面ABCD,GO=12MN,

GNMG.

又GN DC,AB∥DC,

GNAB.

又ABMG=M,

GN平面GAB.

又GN平面CDG,

平面ABG平面CDG.

(3)由已知易得CGFG,由(2)知GOEF,

CGO为二面角C-FG-B的平面角,

cos CGO=GOGC=33.

19.(12分)(2011南昌二模)如图所示的多面体ABC-A1B1C1中,三角形ABC是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AA1∥BB1∥CC1,AA1平面ABC,AA1=BB1=2CC1=4.

(1)若O是AB的中点,求证:OC1A1B1;

(2)求平面AB1C1与平面A1B1C1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解析 (1)设线段A1B1的中点为E,连接OE,C1E.

由AA1平面ABC得AA1AB,

又BB1∥AA1且AA1=BB1,

所以AA1B1B是矩形.

又点O是线段AB的中点,

所以OE∥AA1,所以OEA1B1.

由AA1平面ABC得AA1AC,A1ABC.

又BB1∥AA1∥CC1,

所以BB1BC,CC1AC,CC1BC,

且AC=BC=4,AA1=BB1=4,CC1=2,

所以A1C1=B1C1,所以C1EA1B1.

又C1EOE=E,

所以A1B1平面OC1E,

因为OC1平面OC1E,所以OC1A1B1.

(2)如图,以O为原点,OE,OA,OC所在方向分别为x,y,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则A(0,2,0),A1(4,2,0),B1(4,-2,0),C1(2,0,23),

设平面AB1C1的法向量为n1=(x1,y1,z1),则有

n1AB1=0,n1AC1=0

x1,y1,z14,-4,0=0,x1,y1,z12,-2,23=0x1=y1,z1=0,

令x1=1,则n1=(1,1,0).

设平面A1B1C1的法向量为n2=(x2,y2,z2),则有

n2A1B1=0,n2A1C1=0x2,y2,z20,-4,0=0,x2,y2,z2-2,-2,23=0

y2=0,x2=3z2,令z2=1,则n2=(3,0,1).

所以cos〈n1,n2〉=n1n2|n1||n2|=322=64,

所以平面AB1C1与平面A1B1C1所成的角的余弦值是64.

20.(12分)如图所示,在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DB=BC,DBAC,点M是棱BB1上一点.

(1)求证:B1D1∥平面A1BD;

(2)求证:MDAC;

(3)试确定点M的位置,使得平面DMC1平面CC1D1D.

 解析 (1)由直四棱柱概念,得BB1綊DD1,

四边形BB1D1D是平行四边形,

B1D1∥BD.

而BD平面A1BD,B1D1平面A1BD,B1D1∥平面A1BD.

(2)∵BB1平面ABCD,AC平面ABCD,

BB1AC.

又∵BDAC,且BDBB1=B,

AC平面BB1D1D.

而MD平面BB1D1D,

MDAC.

(3)当点M为棱BB1的中点时,取DC的中点N,D1C1的中点N1,连接NN1交DC1于O,连接OM,如图所示.

∵N是DC的中点,BD=BC,BNDC.

又∵DC是平面ABCD与平面DCC1D1的交线,

而平面ABCD平面DCC1D1,

BN平面DCC1D1.

又可证得,O是NN1的中点,BM綊ON,

即四边形BMON是平行四边形,

BN∥OM,OM平面CC1D1D,

∵OM平面DMC1,平面DMC1平面CC1D1D.

21.(12分)如图所示,在直角梯形ABCP中,BC∥AP,ABBC,CDAP,AD=DC=PD=2.E,F,G分别为线段PC,PD,BC的中点,现将△PDC折起,使平面PDC平面ABCD.

(1)求证:PA∥平面EFG;

(2)求二面角G-EF-D的大小.

解析 (1)∵PE=EC,PF=FD,EF∥CD.

又CD∥AB,EF∥AB,EF∥平面PAB.

同理,EG∥平面PAB.

又∵EFEG=E,平面PAB∥平面EFG,

而PA在平面PAB内,PA∥平面EFG.

(2)如图,以D为坐标原点,DA,DC,DF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2,0,0),P(0,0,2),E(0,1,1),F(0,0,1),G(1,2,0),

易知DA=(2 ,0,0)为平面EFD的一个法向量.

设平面EFG的一个法向量为n=(x,y,z),

又EF=(0,-1,0),EG=(1,1,-1),

由nEF=0,nEG=0,得x,y,z0,-1,0=0,x,y,z1,1,-1=0,

即y=0,x+y-z=0,取x=1,得n=(1,0,1).

设所求二面角为,cos =nDA|n||DA|=222=22,

=45,即二面角G-EF-D的平面角的大小为45.

2 2.(12分)在侧棱垂直于底面的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底面ABCD为菱形,且BAD=60,A1A=AB,E为BB1延长线上的一点,D1E面D1AC.

(1)求二面角E-AC-D1的大小;

(2)在D1E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A1P∥平面EAC?若存在,求D1P∶PE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析 设AC与BD交于O,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设AB=2,则A(3,0,0),B(0,1,0),C(-3,0,0),D(0,-1,0),D1(0,-1,2),A1(3,0,2).

(1)设E(0,1,2+h),则D1E=(0,2,h),AC=(-23,0,0),D1A=(3,1,-2),

∵D1E平面D1AC,

D1EAC,D1ED1A,

D1EAC=0,D1ED1A=0,

2-2h=0,h=1,即E(0,1,3),

D1E=(0,2,1),AE=(-3,1,3).

设平面EAC的法向量为m=(x,y,z),

则mAC,mAE,

x=0,-3x+y+3z=0,

令z=-1,得m=(0,3,-1),

cos〈m,D1E〉=mD1E|m||D1E|=22,

二面角E-AC-D1的大小为45.

(2)设D1P=PE=(D1E-D1P),

则D1P=1+D1E=0,21+,1+,

A1P=A1D1+D1P

=(-3,-1,0)+0,21+,1+

=-3,-11+,1+.

∵A1P∥平面EAC,

A1Pm,

A1Pm=0,

-30+3-11++(-1)1+=0,

=32.

存在点P使A1P∥平面EAC,

此时D1P∶PE=3∶2.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