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6
收藏
:5.3实数与向量的积综合练习
目的:通过练习使学生对实数与积,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有更深刻的理解,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
过程:一、复习:1.实数与向量的积 (强调:“模”与“方向”两点)
2.三个运算定律(结合律,第一分配律,第二分配律)
3.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
4.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定理的本身及其实质)
1.当Z时,验证:( + )= +
证:当=0时,左边=0( + )= 右边=0 +0 = 分配律成立
当为正整数时,令=n, 则有:
n( + )=( + )+( + )+…+( + )
= + +…+ + + + +…+ =n +n
即为正整数时,分配律成立
当为负整数时,令=n(n为正整数),有
n( + )=n[( + )]=n[( )+( )]=n( )+n( )=n +(n )=n n
分配律仍成立
综上所述,当为整数时,( + )= + 恒成立 。
2.如图,在△ABC中, = , = AD为边BC的中线,G为△ABC的重心,求向量
解一:∵ = , = 则 = =
= + = + 而 =
= +
解二:过G作BC的平行线,交AB、AC于E、F
∵△AEF∽△ABC
= = = =
= =
= + = +
3.在 ABCD中,设对角线 = , = 试用 , 表示 ,
解一: = = = =
= + = =
= + = + = +
解二:设 = , =
则 + = + = = ( )
= = = ( + )
即: = ( ) = ( + )
4.设 , 是两个不共线向量,已知 =2 +k , = +3 , =2 , 若三点A, B, D共线,求k的值。
解: = =(2 )( +3 )= 4
∵A, B, D共线 , 共线 存在使 =
即2 +k =( 4 ) k=8
5.如图,已知梯形ABCD中,AB∥CD且AB=2CD,M, N分别是DC, AB中点,设 = , = ,试以 , 为基底表示 , ,
解: = = 连ND 则DC╩ND
= = =
又: = =
= = =
=( + ) =
6.1kg的重物在两根细绳的支持下,处于平衡状态(如图),已知两细绳与水平线分别成30, 60角,问两细绳各受到多大的力?
解:将重力在两根细绳方向上分解,两细绳间夹角为90
=1 (kg) P1OP=60 P2OP=30
= cos60=1 =0.5 (kg)
= cos30=1 =0.87 (kg)
即两根细绳上承受的拉力分别为0.5 kg和0.87 kg
2016年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分析2016年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及答案
2016年六年级上册寒假作业数学试题练习
2014小学四年级数学寒假学习计划
2016年六年级寒假作业数学训练题精选
2016年六年级上册寒假作业数学试卷
数学高一级期末考必背知识点:对数函数
2016年六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练习题演练
2016年小学六年级寒假作业数学练习题
2016年小学六年级数学寒假作业题
小学2014年四年级数学寒假作业及答案
2016年六年级寒假作业数学复习题
2016年小学六年级上册寒假作业数学试卷
2016年小学六年级寒假作业数学检测卷
2016年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
2016年六年级上册寒假作业数学检测题训练
2016年经典小学四年级寒假作业答案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2016年高一数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幂函数
2016年小学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
九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题:圆的对称性
2016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寒假作业答案
确定圆的条件同步检测题:精选初三上册数学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2016年小学四年级寒假作业答案解析
2016年六年级寒假作业数学上册精编题训练
2014年六年级寒假作业数学参考题
2014年六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练习
2016年六年级寒假作业数学答案讲解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的内切圆随堂检测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