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6
收藏
有许多同学在考试过程中,容易马虎,每次都丢了很多不该丢的分。像这样明明会做题,却总是做错题,怎么办呢?
过失性失分
过失性失分,通常表现为题目看错,难题会做,简单送分题做错,思路正确但计算出错、抄错导致丢分或算不下去。更有甚者,心里想的答案是A写下来却成了B。一场考试下来,有的同学过失性失分能够达到20+,本来会做的题目却丢了分实属可惜,因此,如何规避过失性失分,是大家平时学习考试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1习惯于依赖知识点,看到题马上就用知识点去写,忽略了问题问什么,题目条件是什么
题目看错的原因:1、最多的是因为看到题目非常熟悉,想都不想就做,导致错误;2、精神恍惚看错(不认真,这种情况极少,通常考试时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
分析
很多同学看到题目感觉很熟悉很简单,想都不想就开始算,结果一不小心方向就错了,没有弄清楚问题是什么,忽略了题目条件表述和你以前熟悉的题型上细微的差别,导致做错。这是过于想当然造成的,中了命题人的陷阱。这属于“兴奋”型马虎。
而真正的“看错”题目,指的是精神不集中不认真导致看错,这个除非考生心不在焉,不把考试放在心上,或者因为生病,基本上不可能出现这种错误的。但是很多同学认为自己“粗心”看错是因为精神恍惚,其实本质上也是由于过于兴奋或者过于紧张,题目一看,见过,兴奋,然后回忆,不自觉忽略了细节。或者因为没见过,紧张,开始回忆知识点,也忽略了细节。
解决方法:做题的时候,一定要先看完再写,不要看的过程就马上产生解题的念头。有时候你猜中了开头,却忽略了结尾。一定要看清楚问什么,题目条件是什么后,再思考,就可以避免这种错误。做题要以题目本身为出发点。根据问题、题设读懂题意。题目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千万不能想当然。
2个人习惯过于分散。喜欢心算,心里想着怎么解答,结果写的和心里想的不一样
计算错误多的原因:1、喜欢心算造成的;2、草稿乱打,东一块西一块;3、太随心所欲,所以容易抄错。
分析:这个多半与考生性格有关。一般容易犯这类毛病的考生都有“随手乱丢东西”的毛病。在考试时,喜欢心算。宁愿在脑海里推演步骤,强行记住结果,也不愿意写出来。如果实在要打草稿,多半信手拈来,草稿纸一片混乱,随便找个空白处就开始计算,形成东一块、西一块的拼凑型草稿,结果一不小心抄错。更有甚者,由于打草稿过于随意,考试一紧张,找不到之前计算的部分,或者过于随意,笔迹夸张,自己不认识或抄错。这就是计算错误的根本原因。
解决方法:这个属于习惯问题,平时做任何题,凡是涉及计算的,一定要打草稿,并且要规范。平时日常生活可以养成“东西摆放整齐”、“哪里拿来就放回哪里去”、“第一时间处理要事,不要拖到最后才匆忙应付完成”的生活习惯,也有助于培养考试时的细心、精确,从而避免出错。
小贴士:
看完上面的分析后,各位小伙伴们有没有中枪的感觉呢~大家平时可以把在考试,测验,作业中碰到的各种“过失性失误”的例子写在一起,在每次做题前都提醒自己不要犯这些错,这样子就能减少很多过失性失误了哦(亲测有效)~
中考数学压轴题策略之动态几何问题
2017中考数学复习:中考数学阅读理解题常考题型
中考数学压轴题:动态几何类
中考数学压轴题练习:几何图形的归纳、猜想问题
2017中考数学复习的四个“轮回”
中考数学图形推理位置类解题技巧
2017中考数学复习:多种函数交叉综合问题考试题型
中考数学压轴题及答案:二次函数题型
最直接有效的2017年高考文科数学答题技巧
复习指导:2017中考数学解答难题的方法
中考数学压轴题:几何与函数例题(带答案)
如何适应高一数学学习
中考数学压轴题:关于线段、角的计算与证明问题考查题型
2017高二数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精选)
备战2017小升初数学模拟试题(含部分答案)
人教版高二理科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
2016-2017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工作总结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1)
学好高一数学也需阅读积累
2017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理试题
二年级数学《9的乘法口诀及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3)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技巧:多种函数交叉综合问题
2016-2017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工作总结
中考数学图形位置关系常见题型参考
2017学年度上学期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学习高一数学必读
2016-2017学年高中数学教师上学期的工作总结
中考数学压轴题练习带答案之阅读理解类问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