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17
收藏
平均数教学内容:教材第12l页求平均数和“练一练”,练习二十三第8~14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平均数的含义和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能根据已知条件求出相应的平均数。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在进行统计或分析统计结果时,经常要用到平均数。(板书课题)这节课,重点复习求平均数。
二、复习求平均数
1.平均数的含义。
(1)提问:谁能举例说说什么是几个数量的平均数吗?
(2)下面说法对不对?
①前3天平均每天织布200米,就是实际每天各织200米。
②身高1.5米的人在平均水深1.2米的池塘里没有危险。
2.提问:那么,求几个数量的平均数需要哪些条件?平均数要怎样求?(板书: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3.做“练—练”第1题。
让学生读题。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每一部分求的是什么。
4.做“练一练”第2题。
学生默读题目。指名学生说一说题意。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提问学生怎样列式的,老师板书。让学生说明每一步求的是什么。提问:这两题在解题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为什么列式不一样?说明:按照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解题时,要注意找准总数量与总份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再根据数量关系式正确列式解答。(板书:注意:找准总数量与总份数的对应关系)
三、综合练习
1.做练习二十三第11题。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列算式的,(总路程除以时间等于平均速度)每一步求的什么数量。追问:为什么总路程是140×2?为什么时间是4.5加5.5的和?指出:解答时要认真看题,弄清题意,理解条件和问题的意思。
2.做练习二十三第12题。
让学生默读题目。提问:三人的“平均成绩是110分”是什么意思?怎样才能求出另一位同学的成绩是多少分?指名学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追问:110×3表示什么?为什么三人的总分数要用110乘3?
3.做练习二十三第13题。
指名学生说一说统计图的意思。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追问:为什么要用12做除数?说明:要根据问题要求的结果,确定应该用哪个量做被除数,哪个量做除数。
4.做练习二十三第14题。
让学生观察统计图。提问:你从图里了解了哪些情况?想到了哪些问题?请大家在小组里估计一下,平均每月水费、电费大约各要多少元,并且说说怎样想的。指名学生交流估计的结果和想法。再让学生求出平均数。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进一步明确了哪些问题?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三第8~10题。
初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初二数学学习方法:数学巧记妙语
初二数学练习题:一次函数趣味练习(2)
初二数学练习题:整式的乘法(三)
名师支招:学好初二数学的学习方法
初二学习注意防止两极分化
八年级(初二)下册数学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2006年北京市中学生数学竞赛初二年级竞赛试题
05年海淀区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测评答案
初二数学练习题:整式的乘法(一)
初二数学练习题:一次函数趣味练习(4)
初二(八年级)下册数学分式的基本性质练习题
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答案北师大版
全等三角形测试题及答案
二次根式练习题及答案
2011初二数学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三
06~07学年人大附中初二数学期末考试
2007年北京市中学生数学竞赛初二年级竞赛试题
2009年海淀区初二上学期数学期末试题
一元一次方程练习题
二元一次方程应用题
勾股定理练习题及答案
二元一次方程公式
高效学习初二数学的好方法
初二年级数学全册复习提纲
初二数学上册一次函数概念及例题(人教版)
06~07学年北京四中初二上学期数学试卷答案
初二数学练习题:一次函数趣味练习(3)
06~07学年人大附中初二数学期末考试答案
初二数学练习题:整式的乘法(二)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