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17
收藏
教学内容:教材第9页例5、“练一练”,练习二第5~9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不同的条件求圆柱的体积,学会计算圆柱形容器的容积,井能应用于实际求出所容物体的重量。
教学重点:计算圆柱形容器的容积。
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条件求圆柱的体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求下列圆柱的体积(口答列式)。
(1)底面积3平方分米,高4分米;
(2)底面半径2厘米,高2厘米;
(3)底面直径2分米,高3分米。
追问:圆柱的体积是怎样计算的?(板书:V=Sh)
2.复习容积。
提问:什么是容积?它与物体的体积有什么区别?我们是按什么方法计算容积的?
3.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过圆柱的体积计算,知道了容积和容积的计算方法。这节课,就在计算圆柱体积的基础上,学习圆柱的容积计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5。
出示例5,读题。提问:这道题求什么?你能计算它的容积吗?请大家仔细看一下题目,解答这道题还要注意些什么?(统一单位或改写体积单位,取近似数)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说明每一步求的什么,怎样求的。同时注意是怎样统一单位和取近似值的。
2.新课小结。
提问:求圆柱形容器的容积要怎样计算?如果知道圆柱底面的半径或直径,怎样求圆柱的体积?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题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2.做“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指名学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结合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口答练习二第6题。
让学生默读题目。提问:第(1)题怎样想?求出了容积怎样求第(2)题?为什么?
4.做练习二第9题。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指名口答算式或方程,并让学生说既怎样想的。
四、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二第7、8题。
家庭作业:练习二第5、6题。
小学生学习进位加法的心理分析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低年级数学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检验习惯
学生出现计算错误的原因与对策
小学数学教学中抓好概念教学的几点做法
读李烈《我教小学数学》有感
低年级数学怎样惊醒合作学习?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情境
小学阶段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情学情分析
小学低数组校本教研工作回顾
中小学数学衔接有效教学活动体会
四年段数学第十周周末作业反馈
《书架中的学问》数学作文
新课程理念下统计与概率教学研讨
让数学由“静”变“动”
不简单的“余数”
小学数学应用题中常见的一些术语
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策略
如何科学培养学生的运算技能
怎样让计算“去粗留细”--数学课有感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六法
毕业班“解决问题 ”系统复习整理资料
增强统计观念,掌握统计知识
新课程理念下运算教学案例
以学定教,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最小的偶数是“0”还是“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