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统计图(二)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折线统计图(二)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折线统计图(二)

折线统计图(二)

2013-07-16 收藏

折线统计图(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1页的例4,第72页的“做一做”的题目和练习十六的第l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初步学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具准备:复习用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例4的复式统计图和“做一做”的复式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出示复习题:下面是某市1997年上半年每月降水量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某市1997年上半年月降水量统计图
1997年8月制
单位:毫米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先让学生观察统计表和统计图,相互提问和回答问题。
学生甲:哪个月的月降水量最多?是多少毫米?
学生乙:6月份的降水量最多,是135毫米。
学生甲:哪个月的月降水量最少?是多少毫米?
学生乙:3月份的降水量最少,是35毫米。
学生甲:哪两个月之间的降水量下降得最快?下降了多少毫米?
学生乙:二月与三月之间下降得最快,下降了13毫米。
学生甲:哪两个月之间的降水量上升得最快?上升了多少毫米?
学生乙:三月与四月之间上升得最快,上升了50毫米。
二、新课
1.教学例4。
教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折线统计图。请大家阅读教科书第71页上统计表中的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统计表中年份的表示方式跟前面的有什么不同?(前面统计表中的时间间隔相同,而这个统计表中年份之间的间隔是不相同的,有的是间隔三年,有的是二年或一年。)、
(2)画统计图时,在水平射线上表示年份应该注意什么?(在水平射线上表示年份时,应该根据经过时间的长短留出相应的间隔。·例如,1989年到1992年经过三年,间隔应该是留出3个长度单位;1992年到1994年和1994年到1996年都是经过二年,
××市无线电一广、工厂产值增长情况统计图
(1989年一1997年) 1998年1月制
无线一厂
无线二厂
(在下页)


单 位;万元
间隔都应该留出2个长度单位;1996年到1997年,经过一年,间隔应该是1个长度单位。)
教师指出:只有每一年留的间隔相同,画出的统计图才能正确地表示出产值增长的情况。大家按照教科书上给出的无线电二厂的数据,根据图例自己画出无线电二厂产值增长的折线。巡视时,教师注意观察学生描点是否准确。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做完后,教师出示准备好的统计图(如上图),让学生进行订正。
对于画图有错误的学生、要让他们找出出现错误的原因,并改正。然后教师让学生对照统计图回答问题。
(1)哪个厂的工业产值增长得快?(无线电一厂。)
(2)哪一年的工业产值增长得最快?(1996年一1997年)
2.做教科书第72页上“做一做”的题目。
教师让学生自己读数据、描点、连线。巡视时,教师注意观察学生做题情况,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做完后,教师出示下页图,让学生集体订正。
三、小结
教师:单式和复式两种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步骤是一样的,只是复式折线统
计图要用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折线表示。
四、作业
1.阅读教科书第71—72页上的内容。
2.做练习十六的第5、7题。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