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16
收藏
计量单位和进率练习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6页,运用移动小数点的办法进行名数的改写。及其下面的“做一做”。练习二十八的第1—2题和第6—11题:
教学目的:进—一步掌握各种计量单位和进率,提高名数改写的熟练程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长度、面积、体积和容积等计量单位
1.做练习二十八的第1题。
先让学生自己在书上填空。然后,指名分别说—一说.题中6道小题的括号里应该填什么单位名称,使学生应用这些计量单位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例如,当学生说到“一支铅笔长15(厘米)”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一支铅笔大约有多长,说明这—题填写“厘米”这个单位名称是正确的。
又如。当学生说到“一种保温瓶的容量是1.2(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手比量一下1升(即l立方分米)的容积有多大;想一想,如果填其他的容积单位合适不合适。
2.做练习二十八的第2题。
先让学生自己思考,把答案写在书上。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适当提示。然后集体订正。
对于第
(1)小题,要先让学生想一想.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应当是什么样,棱长是多少?再想一想,它的每个面是什么样,面积是多少?
对于第
(2)小题。要先让学生想一想,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堆成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长、宽、高各要摆多少个小正方体?再想一想一共需要多少块小正方体?然后再想把这些小正方体排成一行有多长就容易了。
二、运用移动个数点的办法进行名数的改写
1—复习小数点移动后数的变化规律:
教师:“在名数改写时.有时为了方便.对于一些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100,1000的名数.应用移动小数点引起数的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改写比较方便。谁来说一说.下面的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板书如下。)
小数点向( )移动( )位 小数点向( )移动( )位
0.32 千米 = 320米 = 32000厘米
小数点向( )移动( )位 小数点向( )移动( )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帮助总结规律。
2.做教科书第126页下面的“做一做”
学生在练习本上做题。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二十八的第6题。
先让学生在书上填空。然后集体订正。(注意“旬”的用法,每个月的上旬和中旬都是10天;唯有下旬的天数各月不完全相同,都是从21号开始,有的到30号,有的到31号,平年的二月到28号,闰年的二月到29号。)
2.做练习二十八的第7题。
先让学生自己判断、答案填在书上一然后集体订正,要说明判断的理由。
3.做练习二十八的第8题。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订正时请一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先求出王老师从到校到离校一共有多少小时.再减去午休2小时)。
四、作业
练习二十八的第:一11题:
小学数学期末复习方法建议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通用公式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让学生的小手动起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愉快教育」
小学数学优秀论文:浅谈实践活动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
发挥教材优势搞好第一册应用题启蒙教学
小学生解题能力测量的新思路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几种方式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教会小学生怎样听数学课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语言纵横谈
浅谈比较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一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循循善诱帮助差生提高学习成绩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本要求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让现代教育技术为古诗教学增添活力
把握教材特点优化课堂教学
小学毕业班数学复习策略之我见
小学数学概念四环节教学谈
数学课程发展的新思路
自主探索的乐园
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让数学课堂洋溢着生命的光彩
对数学说理训练地初探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