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16
收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9页的例3、第70页的“做一做”和练习十六的第l一3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初步学会制作折线统计图。
教具准备:引入新课用的统计表和折线统计图,例3的统计表和折线统计图,“做一做”的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今天我们要学习折线统计图。它也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但是,它是根据数量多少在图中描出各个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成折线。因此,它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以折线的起伏,清楚而直观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例如,某玩具厂1997年上半年产量情况如下表。
某玩具厂1997年1~6月产量统计图
1997年7月制
一月 二月三月四月 五月 六月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
(1)图中统计的内容是什么?
(2)哪个月的产量最低?哪个月的产量最高?
(3)图中所示的1997年上半年的玩具产量是怎样变化的?
二、新课
1.教学例3。
教师让学生翻开教科书第69页,请一名同学读出例3统计表中的各个数据,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步骤。
(1)画水平射线、垂直射线和每条射线上所表示的数据与条形统计图基本相同。
(2)按数据的大小,在图上描出各点,如下图。
(3)再用线段将各点顺次连接起来,如下图。
单位;摄氏度
35
30
25
20
15
10
5
0 一月二月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4)教师引导学生看图分析:
①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高?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低?(8月份的平均气温最高,为32.5℃,1月份的平均气温最低,为2C。)
②哪两个月之间的平均气温上升得最快?哪两个月之间的平均气温下降得最快? (3月和4月之间的平均气温上升得最快,上升了6.5℃。10月和11月之间平均气温下降得最快。下降了7.5℃。)
(5)小结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步骤。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上面的教学过程,回答制作步骤。
三、课堂练习
1.做教科书第70页“做一做”的题目。
教师先让一名学生读出统计表中的数据。再让学生看第70页上的统计图,并提问:
(1)统计图的水平射线上每一格表示什么?(表示1天。)
(2)统计图的垂直射线上每一格表示什么?(表示5件衬衫。).
教师让学生按照统计表中的数据。在统计图上描点、顺次用线段连接起来。巡视时,教师注意学生描点是否正确,发现错误个别纠正。画完后,教师出示已画好的折线统计图(如下图),让学生集体订正。
红叶服装店销售衬衫情况统计图
(1997年5月×日至×日)
单位:件
教师让学生对照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哪天的销售量最低?哪天的销售量最高?(星期二的销售量最低,为110件;星期日的销售量最高,为165件。)
(2)图中衬衫销售量的点趋势是上升还是下降?(点趋势是上升的。)
2,做练习十六的第l题。
教师让学生看统计图,然后提问:
(1)统计图的水平射线和垂直射线上的刻度分别表示什么?(水平射线上表示的是4月7—9日量体温的时间,垂直射线上所表示的是病人的体温。)
(2)护士每隔几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护士每隔6.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3)这位病人的体温最高是多少摄氏度?最低是多少摄氏度?(最高是39.5摄氏度,最低是36.8摄氏度。)
(4)他在4月8日12时的体温是多少摄氏度?(37.5摄氏度。)
(5)他的体温在哪段时间里下降得最快?哪段时间里比较稳定?(在4月7日6时至12时下降得最快,下降了1.5℃。在4月8日18时至1月9日13时.这段时间里比较稳定。)
(6)从体温看,这位病人的病情是恶化还是好转?(好转。)
四、作业
1.阅读教科书第69页一70页上的内容,知道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步骤、特点和作用。
2.做练习十六的第2、3题。
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
小学数学教学:给数学“插上”想象的翅膀
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及对策分析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的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反思
课堂的生命-关注学生的积极性
三年级数学下册简单分数大小的比较教学反思(北师大)
四年级数学《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培养数学思维的批判性和敏捷性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角的教学反思
有关分数法的混合运算-教学心得交流
二年级数学《锐角和钝角》教学反思
坚持因材施教,提升教学质量
个级、万级、亿级有计数单位吗?
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元、角、分的认识”教学设想
如何写好教学反思呢?
玩积木惊喜的教学反思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浅议小学数学中几个运算定律的文字表述
如何写好小学数学作业中评语批语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困惑与对策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运用
三年级数学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关于“0”的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的三个方面
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
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创新活力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