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15
收藏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信息社会已经到来,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将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本课正是基于这一理念,选择具有丰富现实背景的学习材料,学生了解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后,在应用部分设置了分析数据、处理信息的练习题,以培养学生根据数据、图像分析事物并作出合理推断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初步学会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能分析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利用数据、图像分析、判断、预测问题结果或趋势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折线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培养正确的数学观,并通过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条形统计图
(1)某电影院上月各类影片观众人数统计图
(2)新芽书苑2000年3月第一星期故事书销售情况统计图
2、提问:你已知道了条形统计图的哪些知识?
3、现实生活中还有另一种统计图,你见过吗?出示:折线统计图。
(1) 上虞电影院2000年(1~6)月观众人数统计图。
(2) 百官镇一农户96~2000年人均收入统计图。
二、展开:
(一)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1、四人小组讨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 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2) 这两类统计图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2、结合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归纳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3、从折线统计图上我们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吗?还能了解到什么?
4、结合课本进一步深入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二)折线统计图的绘制。
1、你认为哪幅条形统计图用折线统计图来绘制更合适?
2、小组讨论:把这幅条形统计图绘制成折线统计图你有什么办法?
A、小组讨论 B、汇报 C、提问:绘制的关键是什么?
3、学生尝试绘制。
(1) 出示“我们的调查资料”。
(2) 想一想,哪几组数据用折线统计图绘制比较合适?
(3) 请选择其中一组数据绘制。
(4)小组交流绘制情况,分析增减变化的情况,并 推断发展趋势。
(5)大组交流绘制情况,并纠错。
三、应用
1、出示:李军(住院)的体温变化情况统计图,提问:看图后,你能推断出什么?
2、出示:百官镇一农户96~2000年人均收入统计图。
思考:A、看图后你有什么感受?
B、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对比练习:
(1)出示:“吉祥鞋店2000年凉鞋、棉鞋销售情况统计图”。
思考:A、两种鞋的销售趋势分别怎样?
B、你有什么建议?
(3) 出示:两家游泳衣专卖店的销售情况统计图。
思考:A、比较这幅图,说说哪一幅比较符合我们的生活实际?
B、猜猜为什么乐乐专卖店会有这样的销售现象
四、总结
你又有什么新收获?你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的?
五、课外作业
九年级数学月考质量分析
九年级数学导学案:二次函数的图象(y=ax2)(2)
九年级(上)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利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学案
《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教案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利润问题》导学案
《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应用专题复习》公开课教学设计
《相似形》复习课教案
垂直于弦的直径说课稿
弧长和扇形面积说课稿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导学案
可能性的大小导学案
《相似三角形》复习教学案例
课题:二次根式 导学案
二次函数复习课教学反思
二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导学案
解直角三角形复习学案
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导学案
二次根式教学反思
切线的判定教学反思
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复习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二次函数复习课教案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的教学反思
《 弧、弦、圆心角》教学实录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复习学案
圆周角导学案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圆的内接四边形
直角三角形导学案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说课稿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