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8、等(面或体)积法:平面(立体)几何中讲的面积(体积)公式以及由面积(体积)公式推出的与面积(体积)计算有关的性质定理,不仅可用于计算面积(体积),而且用它来证明(计算)几何题有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面积(体积)关系来证明或计算几何题的方法,称为等(面或体)积法,它是几何中的一种常用方法。
用归纳法或分析法证明几何题,其困难在添置辅助线。等(面或体)积法的特点是把已知和未知各量用面积(体积)公式联系起来,通过运算达到求证的结果。所以用等(面或体)积法来解几何题,几何元素之间关系变成数量之间的关系,只需要计算,有时可以不添置补助线,即使需要添置辅助线,也很容易考虑到。
9、几何变换法:在数学问题的研究中,常常运用变换法,把复杂性问题转化为简单性的问题而得到解决。所谓变换是一个集合的任一元素到同一集合的元素的一个一一映射。中学数学中所涉及的变换主要是初等变换。有一些看来很难甚至于无法下手的习题,可以借助几何变换法,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另一方面,也可将变换的观点渗透到中学数学教学中。将图形从相等静止条件下的研究和运动中的研究结合起来,有利于对图形本质的认识。
几何变换包括:(1)平移;(2)旋转;(3)对称。
10.客观性题的解题方法:选择题是给出条件和结论,要求根据一定的关系找出正确答案的一类题型。选择题的题型构思精巧,形式灵活,可以比较全面地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增大了试卷的容量和知识覆盖面。填空题是标准化考试的重要题型之一,它同选择题一样具有考查目标明确,知识复盖面广,评卷准确迅速,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计算能力等优点,不同的是填空题未给出答案,可以防止学生猜估答案的情况。要想迅速、正确地解选择题、填空题,除了具有准确的计算、严密的推理外,还要有解选择题、填空题的方法与技巧。
下面通过实例介绍常用方法。
(1)直接推演法:直接从命题给出的条件出发,运用概念、公式、定理等进行推理或运算,得出结论,选择正确答案,这就是传统的解题方法,这种解法叫直接推演法。
(2)验证法:由题设找出合适的验证条件,再通过验证,找出正确答案,亦可将供选择的答案代入条件中去验证,找出正确答案,此法称为验证法(也称代入法)。当遇到定量命题时,常用此法。
(3)特殊元素法:用合适的特殊元素(如数或图形)代入题设条件或结论中去,从而获得解答。这种方法叫特殊元素法。
(4)排除、筛选法:对于正确答案有且只有一个的选择题,根据数学知识或推理、演算,把不正确的结论排除,余下的结论再经筛选,从而作出正确的结论的解法叫排除、筛选法。
(5)图解法:借助于符合题设条件的图形或图象的性质、特点来判断,作出正确的选择称为图解法。图解法是解选择题常用方法之一。
(6)分析法:直接通过对选择题的条件和结论,作详尽的分析、归纳和判断,从而选出正确的结果,称为分析法。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数学教案
2018-2019学年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质量检测卷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老师个人教学工作小结
北京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数学教案
北京版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数学教案
五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评课稿
小学数学老师的读书笔记 读《简单教数学——一个特级教师的小学数学教学智慧》有感
2019年度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北京版三年级下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北京版三年级下册《口算乘法》数学教案
北京版六年级下册《空间与图形》数学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数学教案
北京版三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数学教案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数学教案
人教版六上册《空间与图形总复习》教学反思
北京版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数学教案
小学一数上复习计划
2018-2019学年一数(小学年级数学)上册备课组教学总结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数学教案
教学小论文 以口算训练促数学计算能力的提高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数学教师个人教学工作小结
《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读书笔记
四年级数学老师期中考试反思 在反思中前行
2018-2019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师个人教学总结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正数和负数》数学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新教材培训心得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平行线》数学教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教学备课组工作总结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