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教学内容:课本3页例2,练习一第3、4、6、7题。
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建构,使学生能结合方格纸用数对来确定位置,能依据给定的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
2、通过课堂的学习活动,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意识。
3、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在方格纸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
教学用具:动物园示意图的方格纸图。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提出学习目标。
1、复习:先用数对表示班级某一位同学的位置,再说说数对的第1个数字表示什么?第2个数字表示什么?
2、 揭题,提出学习目标。
让学生先说说,再出示学习目标:
(1)方格纸上什么线表示列,什么线表示行。
(2)利用方格纸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二、 展示学习成果
1、 认识方格纸的列与行。
竖线是列,横线是行。
2、 自主学习,小组内展示。
(1)独立学习课本3页例2,并完成问题1和问题2。小组之间互相交流、探讨。(教师相机进行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重在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思维方法和错例,特别是引导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
(2)指名学生板演。
3、全班展示。
(1)问题1:熊猫馆在第3列第5行,用(3,5)表示;海洋馆在6列第4行,用(6,4)表示;猴山在第2列第2行,用(2,2)表示;大象馆在第1列第4行,用(1,4)表示。
(2)问题2:让板演的学生说说是怎样标出各个场馆的位置。如:飞禽馆(1,1)在第1列第1行交*点上
三、拓展知识外延。
1、完成练习一第3、4题。
2、完成练习一第6题。
(1) 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
(2)顶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数对的哪个数字发生了改变?点A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数对的哪个数字也发生了改变?
(3)照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小组内互相交流、探讨。)
(4) 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5)汇报:图形不变,右移时,列变了,数对的第一个数字改变了,上移时,行变了,数对的第二个数字改变了。
(6)学生质疑问难,激发知识冲突。
a、针对同学的汇报,学生自由质疑问难。
b、教师引导学困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在学习中碰到困难了吗?能把你遇到的困难说给大家听吗?那你对同学的展示有什么想法与建议吗?
四、归纳总结
我们今天学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
五、作业:练习一第5、7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口算题:10以内的填空练习
小学一年级趣味数学题库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
小学一年级口算练习试卷
易错题
一年级口算题:20以内的减法运算
一年级下册数学题
一年级数学奥林匹克试题模拟卷
2013年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检测试题
2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汇总
一年级口算题: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填空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检测试卷
小学一年级教学质量过程监测题
新课标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数学试卷
一年级数学口算题: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
一年级数学口算题:10以内的连减
小学一年级口算题:5以内的减法练习
计算题
一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学科竞赛试题
1年级数学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速算比赛试题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度量》习题
复习摘要
一年级口算题: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
10以上20以内不进位加减法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题
一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