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教学目的
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采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应用题.
2.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准确的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3.培养学生的分析以及综合能力.能够从不同角度解决同一个问题.
教学重点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准确的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准确的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求未知数 .
= - = =1
- = =1 - =
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格式是什么?
2.找出下列应用题的等量关系.
①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
②梨树比苹果树的3倍少15棵.
③做8件大人衣服和10件儿童衣服共用布31.2米.
④把两根同样的铁丝分别围成长方形和正方形.
我们今天就复习运用题目中的等量关系解题.(板书:列方程解应用题)
二、复习探讨.
(一)教学例3.
一列火车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列货车以每小时75千米的速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4小时相遇,甲乙两站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1.读题,学生试做.
2.学生汇报(可能情况)
(1)(90+75)4
提问:90+75求得是什么问题?再乘4求的是什么?
(2)904+754
提问:904与754分别求的是什么问题?
(3) 4=90+75
提问:等号左边表示什么?等号右边表示什么?对不对?为什么?
(4) 4-75=90
提问:等号左边表示什么?等号右边表示什么?对不对?为什么?
(5) 4-90=75
提问:等号左边表示什么?等号右边表示什么?对不对?为什么?
3.讨论思考.
(1)用方程解这道应用题,为什么你们认为这三种方法都正确?
(等号的左右表示含义相同)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特点是什么?
两点:
变未知条件为已知条件,同时参加运算;
列出的式子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并且左右表示的数量关系一致
(3)怎样判定用方程解一道应用题是否正确?(方程的左右是否为等量关系)
4.小结.
(1)小组讨论:用方程解应用题和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有什么不同点?
(2)小组汇报:
①算术方法解应用题时,未知数为特殊地位,不参加运算;用方程解应用题时,未知数与已知数处于平等地位,可以参加列式.
②算术方法解应用题时,需要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用已知条件表示求未知数的量;用方程解应用题时,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的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二)变式反馈:根据题意把方程补充完整.
1.甲乙两站之间的铁路长660千米.一列客车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辆货车以每小时75千米的速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多少小时两车相遇?
2.甲乙两站之间的铁路长660千米.一列客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辆货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客车每小时行9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教师提问:这两道题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
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试题分析
课堂艺术 加法原理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
小学数学题中常见的错误及分析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小学英语数量关系试题考点分析
怎样学好小学数学?
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小学数学试题分析
09年小学数学六年级期中试卷分析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试卷分析
小学数学试题编制的“三维”性
小学毕业数学检测试卷质量分析
小学四年级数学试题分析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五年级数学试题分析
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的思考
小学数学一到五年级调研试卷分析
小学二年级数学易错题分析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怎样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论述小学数学新教材编写特点
名师教你如何写好试卷分析
数学考试命题的初步探索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民安小学)
关于课堂教学的诗句
小学数学第七册第四单元测验分析
小学一年级数学试题分析
近十年“数学解题能力展示(即迎春杯)”小学组题型分析
小学数学四年级试卷分析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