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教学目标:
1、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竖式的简便写法及计算方法
2、口算、笔算交互进行,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出示例题情景:
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
普通列车每小时可行106千米
它们3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2、学生根据题意,独立写出解题算式,独立进行计算
3反馈第(1)题: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
4、重点围绕竖式的简便写法和积进行讨论
①、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
②、怎样确定积的末尾零的个数
5、反馈第(2)题:重点围绕竖式的简便写法
二、质疑与小结
1、因数末尾有0如何列竖式简便?应注意什么?
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简便算法是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则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2、因数中间有0,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用0乘这一步可以省略。但要注意用乘数哪一位上的数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
三、知识反馈:
1、学生试练P53做一做
360
25
360
25
2、比较 哪个算式简便,为什么?
四、巩固练习:
1、练习八:1、2、3、4
2、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讨论订正
五、全课小结
六、教学反思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1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备课资料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二章《指数函数及其性质》导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三章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课堂强化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三章3.2.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讲解与例题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三章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讲解与例题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二章《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1导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1章《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1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3《集合的基本运算》)备课资料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三章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目标导学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1部分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应用创新演练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1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备课资料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三章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目标导学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1章《奇偶性》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1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示范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2章《基本初等函数》(1)(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第1课时)示范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1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示范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2章《基本初等函数》(1)(2.1对数与对数运算第2课时)示范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2章《基本初等函数》(1)(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第2课时)示范教案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word导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1章《集合与函数概念》(3.2奇偶性)示范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1章《集合与函数概念》(2.2《函数的表示法》第1课时)示范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二章《对数与对数运算》导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1章《集合与函数概念》(2.2《函数的表示法》)备课资料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1章《集合与函数概念》(3.2奇偶性)备课资料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2章《基本初等函数》(1)(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第3课时)示范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二章《幂函数》导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1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3《集合的基本运算》第1课时)示范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2章《基本初等函数》(1)(2.1对数与对数运算)备课资料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1章《集合与函数概念》(2.1《函数的概念》)备课资料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二章2.2.2第二课时《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应用课堂强化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