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10
收藏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课题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一)——方法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收集原始数据和分类整理的方法。
(2)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收集数据的方法。
教学用具
(1)用投影制作出教材的复习题
(2)学生每人准备一枚一元的硬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们已学过收集静止的数据,如:第1页的复习题(投影显示)。
1、点一名学生上来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其余的学生做在书上。
2、统计一下我们班同学寒假里读课外书的数量情况。
以前我们学习的是收集静止事物的数据,如复习题,但有的时候要收集的数据往往不是静止的,要随着时间的变化逐个收集和积累,这时就要采用另外的方法来收集和积累数据。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
(板书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二、探索研究
1、探索收集数据的方法。
放:例1中的路口在10分种内各种机动车通过的录像,让学生看。
(1)小组合作,探索研究
①各种车辆的出现有没有规律?
②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准确无误地记下各种车辆通过的数据?
③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记录数据?
④汇报展示,统一方法。
(2)学生实际操作。
每人拿出一张纸写出各种车辆名称,然后听老师报通过的车辆,并画“正”字记载。
讲:你们纸上收集的数据是原始数据。为了清楚地表示10分种内各种机动车通过路口的辆数和总辆数,需要把这些数据加以整理,制成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
2、数据的整理。
(1)统计表。
想:这个统计表该怎样制?要分几栏?
(2)条形统计图。
投影显示教材第2页空白的条形统计图。
想:①图中的每格代表几?
②每种车的辆数如何用竖条表示出来?
③如果收集的数目较大怎样办?
做:让学生翻开书第2 页,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三、实践操作
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硬币,按照刚学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进行,并填好书上的统计表。
2.课堂作业。
做练习一的第1题。做练习一的第3题。
四、课外实践
收集本班同学家庭人口数的数据,并按照所学的整理数据的方法进行整理。
课后反思: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依照他们积累的经验解决问题,是新课程观的具体体现。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深入研究的课题。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课件ppt苏教版高一必修2
《算法案例》课件1(苏教版必修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课件ppt金湖二中高一必修2
空间图形的展开图课件ppt苏教版高一必修2
循环结构(2)课件(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苏教版高中必修3)
圆的一般式方程课件ppt苏教版高一必修2
点到直线的距离(第1课时)课件ppt苏教版高一必修2
圆的方程课件ppt江苏通州高级中学高一必修2
2.3.2空间两点之间的距离课件ppt苏教版高一必修2
顺序结构课件(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苏教版高中必修3)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课件ppt苏教版高一必修2
算法案例3课件ppt苏教版必修3
空间直角坐标系课件ppt苏教版高一必修2
10.3方差与标准差(1)课件ppt青岛版八年级下
苏教版高一必修2《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课件ppt
1.3.1空间图形的展开图课件ppt苏教版高一必修2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课件ppt苏教版高一必修2
10.1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课件ppt青岛版八年级下
条件语句(2)课件(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苏教版高中必修3)
空间直角坐标系(第1课时)课件ppt苏教版高一必修2
《算法案例》课件2(苏教版必修3)
10.2极差课件ppt青岛版八年级下
空间两点之间的距离及其运算ppt课件ppt苏教版高一必修2
循环结构(3)课件(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苏教版高中必修3)
选择结构课件(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苏教版高中必修3)
苏教版高一必修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课件ppt
第十章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回顾与总结)课件ppt
圆的标准方程(第1课时)课件ppt苏教版高一必修2
空间几何体,棱柱棱锥和棱台课件ppt苏教版高一必修2
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课件ppt苏教版高中必修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