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10
收藏
分数的基本性质课题一: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要求 ①使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②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③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用具 每位学生准备三张同样的长方形纸条;教师:纸条、投影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120÷30的商是多少?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3倍,商是多少?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10倍呢?
2.说一说:(1)商不变的性质是什么?(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什么?
3.填空。
1÷2= (1×2)÷(2×2)= = 。
二、揭示课题
让学生大胆猜测:在除法里有商不变的性质,在分数里会不会也有类似的性质存在呢?这个性质是什么呢?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
三、探索研究
1.动手操作,验证性质。
(1)让学生拿出三张同样的长方形纸条,分别平均分成2份、4份、6份,并分别把其中的1份、2份、3份涂上色,把涂色的部分用分数表示出来。
(2)观察比较后引导学生得出: = =
(3)从左往右看: = =
由 变成 ,平均分的份数和表示的份数有什么变化?
把 平均分的份数和表示的份数都乘以2,就得到 ,即 = = (板书)。
把 平均分的份数和表示的份数都乘以3,就得到 ,即: = = (板书)。
引导学生初步小结得出: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4)从右往左看: = =
引导学生观察明确: 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2,得到 。同理, 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3,也可以得到 。
板书: = = = =
让学生再次归纳: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5)引导学生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与前面的猜想相回应。
(6)提问:这里的“相同的数“,是不是任何数都可以呢?(补充板书:零除外)
2.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的性质的比较。
在除法里有商不变的性质,在分数里有分数的基本性质。
想一想: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你能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吗?
3.学习把分数化成指定分母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1)出示例2,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2)启发:要把 和 化成分母是12 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分子应该怎样变化?变化的根据是什么?
(3)让学生在书上填空,请一名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 = = =
4.练习。教材第108页的做一做。
四、课堂实践。
练习二十三的1、3题。
五、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六、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三的第2题。
七、思考练习
练习二十三的第10题。
三角函数诱导九年级同步数学公式(2)
四年级2015-2016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分析
初一数学同步练习
2013年七年级数学同步练习试题
排列组合初三课程数学公式(1)
初一数学同步练习:整式的加减训练
排列组合初三课程数学公式(8)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教案
初一上册数学同步练习试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加减法练习题苏科版
提取公因式法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排列组合初三课程数学公式(4)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七年级数学认识三角形 教案
有理数教案
排列组合初三课程数学公式(7)
生活中的轴对称 教案
三角形的外角和教案
三角函数诱导九年级同步数学公式(8)
有理数的减法 教案
七年级数学下学期全册教案
等式的性质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有理数和数轴
九年级同步数学公式:方差公式(6)
三角函数诱导九年级同步数学公式(5)
三角形的边教案
九年级同步数学公式:方差公式(5)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排列组合初三课程数学公式(10)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