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9
收藏
无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第一课时:无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课本第39页例
1、例2。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第一级运算和第二级运算的含义。
2、使学生掌握无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能在学生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概括、总结。
4、培养学生认真严格的态度。
重 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难 点:帮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设问:我们学过哪些计算?(学生回答后,告诉学生: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这四种运算,统称为四则运算。)
(2)填空回答。
①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只有( )或者只有( ),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②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 ),又有( ),要先做( )后做( )。
(3)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 )。
二、新授:
1、出示课题: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介绍四则运算: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3、教学例1。
(1)板书例1:3.7-2.5+4.6 3.6×6÷0.9
然后设问:
①这些算式里有哪些运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告诉学生: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②这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怎样?
③如果用“第一级运算”代替“加、减法”,用“第二级运算”代替“乘、除法”,运算顺序怎样叙述。
根据学生回答,改变复习填空①的叙述。
④再概括一点讲,这句话可以怎样叙述?
根据学生回答,改变复习填空①的叙述,出示教材结语。
(2)学生完成例1的计算。
4、教学例2。
(1)板书例2:35.6-5×1.73,6.75+2.52÷1.2,然后设问:
①算式里含有几级运算?
②运算顺序怎样?
根据学生回答,改变复习填空②的叙述,出示教材结语。
(2)学生把没有做完的继续做完。(一学生板演,其余做在书上。)
(3)完成例2下面的“做一做”习题。
5、小结:混合运算步骤比较多,容易发生错误,我们要养良好的习惯,计算时要做到:“一看、二想、三划、四算、五查”。在没有括号算式中,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三、巩固练习。
1、
(1)填空。(出示,学生口答)
①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统称为( )。
②加法和减法叫做第( )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 )级运算。
③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 )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 )级运算,后做第( )级运算;如果有两种括号,要先算( )括号里面的,再算( )括号里面的。
2、课本练习十第4题
四、作业。
练习十第1题。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1--3单元测试卷
玉田县小学毕业质量检测3
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试卷(A)
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
2016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专项练习
2016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专项练习
2016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专项练习
2016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八单元专项练习
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2007―2008学年度人教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测试
人教课标六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二单元自测题
2016春新人教版五下数学第3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word测试卷(3)
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二单元试卷(B)
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试卷(B)
2016春新人教版五下数学第3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word测试卷(2)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卷
玉田县小学毕业质量检测2
人教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2016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专项练习
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试卷(A)
2016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专项练习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百分数单元检测题
人教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测试
12册数学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2007-2008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检测
人教版小数五年级下册应用题专项复习(长方体、正方体)
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试卷(B)
玉田县数学第四单元检测1
2016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专项练习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