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8和9的认识3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小学数学一...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8和9的认识3

2016-10-25 收藏

[教学提示:教材把8、9的认识放在同一节课中完成,编排与前面6、7的认

识基本上一样。在教学设计时,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亲身感受8、9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在安排时建议教师把教材作了如下处理:

1、 数据,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 课前建议布置学生收集一组生活表示数

量是8和9的数据,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活动,使学生亲身感受8、9的基数和序数含义,同时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有机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时,建议教育先出示三幅点子图,让学生数一数,并说出数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每幅点子图左边都有5个点子,只要看右边的点子数就能很快数出每幅图的点子数。在比较7、8、9这3个数大小时,建议教师让学生任意选择两个数来比较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这样处理问题开放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另外在区分基数和序数的含义时,建议教师把6、7的认识和8、9的认识中的例题糅合在一起,设计了10盆花,让学生来区分基数和序数,这样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了深化和拓展。

3、用小组活动,改变评价方式,让学生的情感信心在交流中得到发展。整个课堂教学建议教师以小组活动的形式为主,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给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同学都有学习成功的感受。 ]

一、教学内容:课本第53、54页,第59页1、2题。

二、教学目的:熟练数出8和9,会正确读写,并能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有序地看图,有序地数数的方法。

三、教具准备:挂图、点子图、直尺。

四、教学过程:

一、 复习

口答。(在○里填上><或=)

7○4 2○3 7○6 4○7 1○3

5○5 1○4 6○5 4○2 7○7

二、 新授

1、 认识8、9。

(1) 出示第53页的挂图指导看图。

这是一幅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图,谁能说出图上的小朋友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都做了些什么?谁能数出图中与数字8、9的物体?

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我们应该为环保做些什么?

(2) 出示数点子图,举例8、9的物体。

(3) 出示尺图,看直尺读数。

2、 比较8、9

结合点子图,比较数的大小,后让学生举例。

8>? ,8<? ,9>?,9<?

指导学生填写54页。

按要求给蝴蝶上色,区分8只和第8只,区分9只和第9只。

3、书写8、9

(1)指导8的书写

首先让学生看课本第53页的黑体字8,问学生8字像什么?然后看第54页8的书写顺序图形,再出示田字格小黑板,边板演边讲解:8字是一笔写成。从田字格的左半格右上起笔,自上而下,先写一个S字,接着自下而上过S字腰间,与起笔处连接,一笔而成。最后请学生看着黑板上的8字空写,再让学生用食指在桌面上练习写8。

(2)指导9的书写

9字是一笔写成,它的上部像个0,它的竖像个1,上半部这个0要写在上边的小格里面,注意要圆滑,不能右棱角,写到0的起笔处,再往下方斜竖,一直到下线为止。学生练习在课本54的写字格里描9。

三、练习

1、各小组开火车报数:从1到9,从9到1。

2、帮一帮:这些小帆船的船号顺序排错了,你能帮助改正过来吗?

4 7 1 2 5 8 9 6 0 3

3、完成课本59页的第1、2题。

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结合新的理念,我在教学《8和9的认识》一课时,努力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从数学王国和数字交朋友找朋友送草莓狗妈妈和狗宝宝作排队游戏,每一处都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不断挖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本节课上,让我最震撼的情景是:当我问到:生活中你什么时候用到8或9时?有一个学生答:我们现在上课的地方有8盏灯没有亮。当时我真没想到,于是我立刻带领学生去数,数出9盏没亮。听课的老师笑了,我知道那应是一种赞赏的笑。尽管这个学生没有数对。但他以悄然地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了。这不正是学习数学的目的吗?于是我充分的鼓励你真棒。

从活动中让学生领悟数学概念的形成,也是我在教学本节课时的又一重点,动手摆小圆片。感悟7多1是8,8多1是9。让 学生排队通过参与突破了知识难点。

我在课上还注重了对学生情绪的调动时时不忘组织教学,如发现有的学生做不好时,说出常规口令1,2,3,。学生马上跟快坐好以起到提醒规范的作用;又如学生动作慢时,一起击掌快快快,让学生解决了等待时紧张的气氛,也使整个课堂处处有活力。

同时,我也感到了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一、对学生的评价不够果断与准确:

二、教学语言还不是很贴近儿童,态度也有生硬之处;

三、学生参与活动时,教师的组织指挥不到位,当停时没有停,如排队

游戏时,作的过多,超过了学生关注持续性的时间,没能准确地掌握度。四、前后环节有重复,起伏不是很大,还不能充分体现扶放的做

法。

总之,本节课之后,我反思:如果我们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入手,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喜闻乐见,符合儿童特点的学习环境,就可以清除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屏障,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数学原型,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更重要是发展学生智力与技能,使数学学科的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