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8
收藏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相遇问题的特点,并学会解答求路程的相遇问题。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分析,提高学生灵活解答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及趣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求路程的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相遇时,两人所走路程的和正好是两地的距离,相遇时间为两人共同所走的同一时间。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CAI、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列式计算
(1)李诚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70米,4分钟到达,他家离学校有多远?
(2)张华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60米,4分钟到达,他家离学校有多远?
2、板出关系式: 速度×时间=路程
二、引入
过去,我们研究的是一个物体运动时速度 、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两个物体运动时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
三、新授
1、教学准备题
(1) 点击课件中准备题 出示题目
(2) 学生理解题意。
(3) 找出出发时间、地点、运动方向。
(4)点击热键 和 强调出发时间和运动方向。
(5) 用课件演示两人同时从两地向对方走去,引导学生思考会出什
么情况。利用课件继续演示会出现的三种情况(相距、相遇、交叉而过)。
(6) 利用课件出示准备题的表格,指导学生填表格的
一、二行并课
件演示填空内容。
(7) 请一学生上来利用交换性课间完成表格第三行的填写。
(8)引导学生讨论:出发三分钟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变成了多少?这时,张华走了几分钟?李诚呢?他们俩人共走了几分钟?两人所走路程的和与两家有什么关系?
(9)小结:出发一段时间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变成了零,这时两人就相遇了,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相遇问题。(板书课题:相遇问题)
2、教学例5。
(1)点击新课出示例5。
(2)理解题意。
(3)四人小组讨论:
a、 两人是怎样走向学校的?
b、 4分钟后两人怎样?
c、 两人所行的路程与全路程有什么关系?
(4) 学生试做。
(5) 用电脑课件演示解题思路并讲评。
(6) 学生看书、质疑。
(7) 小结:我们解例5时用了哪两种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学生做课本第59页的第1题和第2题。
2、利用课件出示选择题:
两人同时从两地走来,甲每分走52米,乙每分走48米,走了10分钟,两地相距多少米?
(1)2000米
(2)1000米
(3)无法确定。
四、全课总结
1、今天学了什么内容?
2、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用了哪几种方法?
3、质疑。
五、聪明题 。
小华和小明相向而行,小华以每分钟20米的速度走了3分钟后,小明才开始出发,他每分钟走25米,5分钟后两人相遇,两地相距多少米?
2015八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检测试题精选:“鸡兔同笼”问题
人教版2015年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测量练习题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千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教案不 进 位 乘
新课程《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有余数的除法同步练习
北师版二年级数学——《辨别方向》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2015年三年级数学上册脱式计算练习题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认识分米、毫米”教学设计
北师版二年级数学——谁算得对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身边——《认识角》教学设计与评析
新课程《被减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精选初二上册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北师版二年级数学——认识角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教案认识方向
《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听课心得
2015年初一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
北师版二年级数学——长方形与正方形
北师大版2015年三年级数学上学期里程应用题练习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毫米的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
北师版二年级数学——走进乡村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角的初步认识》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毫米的认识 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统计
2016学年初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中试卷
2015-2016年初一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卷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厘米、毫米单位的换算
北师版二年级数学——《数一数》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在操作中建模 在画批中运用——“比多比少应用题”教学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