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一、选择题。
(1)5×(a+4)与5×a+4计算结果相差()。
A.5 B.aC.16
(2)三位数乘以三位数,积最大的是一个()位数。
A.6 B.7C.5
(3)两数相减,被减数不变,减数减少85,差()。
A.增加85B.减少85 C.增加58 D。不变
(4)计算25×7+7×25错误的是()。
A.7×25×2 B.25×(7+7) C.25×7×7
(5)比最小的六位数少1的数是()。
A.999999 B.99999 C.100000 D.10000
(6)一个数分别与3和7相乘,所得的和是7560,这个数是()。
A.7560 B.756 C.360
(7)21个小朋友排成一行,每两个小朋友之间间隔2米。第一个小朋友到最后一个小朋友相距()米。
A.38 B.40 C.42
二、判断题。
(1)从左边数起,第八位是千万位。()
(2)197500≈19万,598400=60万。()
(3)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相等。()
(4)要知道课桌面的大小,就要计算它的面积。()
(5)1平方米=10平方分米。()
三、计算。
1.递等式计算。
3325+675×201521×(412×38)-1762965+(160×150-9865)
2.简算。
201×216 367×127+367×14-41×367 999×999+999
3.列式计算。
(1)24除1512的商,减去63,差是多少?
(2)甲数是100,比乙数的6倍少20,乙数是多少?
四、应用题。
1.新华书店运到2车图书,每辆车装125包,每包有80本。新华书店运到图书多少本?
2.自行车3小时行45千米,汽车4小时行216千米。汽车平均每小时比自行车平均每小时多行多少千米?
3.运输队运水泥,一辆大车每次运90包,一辆小车每次运35包,大车和小车各运16次,一共运水泥多少包?(用两种方法解答)
4.用火车装运一批钢材,14节车厢可装运840吨。照这样计算,一列火车有32节车厢,可装运钢材多少吨?
5.两个工程队同时从两段开凿一条隧道,甲队平均每月挖95米,乙队平均每月挖105米,经过一年零十个月完工。这条隧道长多少米?
6.修一段长960米的公路,修了6天完成了全长的一半,余下的平均每天修80米,修完这段公路一共需要多少天?
7.在西湖之滨一块长方形土地上建造宾馆大楼(如图)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60米,长80米。已知宾馆大楼的地基是正方形,其余的用作喷水池。喷水池的面积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4)与5×a+4计算结果相差(C)。
A.5 B.a C.16
5a+20-5a-4=16
(2)三位数乘以三位数,积最大的是一个(A)位数。
A.6 B.7 C.5
要使积最大,两个因数都要为最大的三位数,999×999=998001
(3)两数相减,被减数不变,减数减少85,差(A )。
A.增加85 B.减少85 C.增加58D。不变
a-b=c, a-(b-85)=a-b+85=c+85
(4)计算25×7+7×25错误的是(C)。
A.721个小朋友排成一行,25×2 B.25×(7+7) C.25×7×7
A为两个25×7的加法算式变成乘法算式,B为乘法分配律
(5)比最小的六位数少1的数是(B )。
A.999999 B.99999 C.100000 D.10000
100000-1=99999
(6)一个数分别与3和7相乘,所得的和是7560,这个数是(B )。
A.7560 B.756 C.360
设数为a,则3a+7a=7560,10a=7560, a=756
(7)21个小朋友排成一行,每两个小朋友之间间隔2米。第一个小朋友到最后一个小朋友相距(B )米。
A.38 B.40 C.42
21个小朋友排成一行,共有20个间隔,20×2=40。
二、判断题。
(1)从左边数起,第八位是千万位。(×)
从右边数起,第八位是千万位。
(2)197500≈19万,598400=60万。(×)
197500≈20万,598400≈60万。
(3)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相等。(×)
周长:4×4=16分米,面积:4×4=16平方分米。两者单位不同,无法比较,也就不能相等。
(4)要知道课桌面的大小,就要计算它的面积。(√)
出题不严谨,因为知道课桌面的长、宽,也知道课桌面的大小。
本题可改为:如果知道课桌面的面积,就知道课桌面的大小。
(5)1平方米=10平方分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三、计算。
8.递等式计算。
3325+675×201521×(412×38)-1762965+(160×150-9865)
=3325+135675 =521×15656-1762 =965+(24000-9865)
=139000 =8156776-1762 =965+14135
=8155014 =15100
9.简算。
201×216367×127+367×14-41×367999×999+999
=(200+1)×216=367×(127+14-41) =999×(999+1)
=43200+216 =367×100 =999×1000
=43416 =36700 =999000
10.列式计算。
(1)24除1512的商,减去63,差是多少?
1512÷24-63
=63-63
=0
(2)、甲数是100,比乙数的6倍少20,乙数是多少?
解1.设乙数为a,则6a-20=100,a=20
解2.乙数的6倍比甲数多20,
乙数的6倍=100+20=120
乙数×6=120
乙数=20
四、应用题。
11.、新华书店运到2车图书,每辆车装125包,每包有80本。新华书店运到图书多少本?
解:2×125×80
=250×80
=20000(本)
答:运到图书20000本。
12.、自行车3小时行45千米,汽车4小时行216千米。汽车平均每小时比自行车平均每小时多行多少千米?
解:216÷4-45÷3
=54-15
=39(千米)
答:汽车平均每小时比自行车平均每小时多行39千米。
13.运输队运水泥,一辆大车每次运90包,一辆小车每次运35包,大车和小车各运16次,一共运水泥多少包?(用两种方法解答)
解1:(90+35)×16
=125×16
=2000(包)
解2:90×16+35×16
=1440+560
=2000(包)
答:一共运水泥2000包。
14.、用火车装运一批钢材,14节车厢可装运840吨。照这样计算,一列火车有32节车厢,可装运钢材多少吨?
解:840÷14×32
=60×32
=1920(吨)
答:可装运钢材1920吨。
15.、两个工程队同时从两段开凿一条隧道,甲队平均每月挖95米,乙队平均每月挖105米,经过一年零十个月完工。这条隧道长多少米?
解:(95+105)×(12+10)
=200×22
=4400(米)
答:这条隧道长4400米。
16.修一段长960米的公路,修了6天完成了全长的一半,余下的平均每天修80米,修完这段公路一共需要多少天?
解:6+960÷2÷80
=6+480÷80
=6+6
=12(天)
答:一共需要12天。
17.在西湖之滨一块长方形土地上建造宾馆大楼(如图)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60米,长80米。已知宾馆大楼的地基是正方形,其余的用作喷水池。喷水池的面积是多少?
长方形的宽=(260-80×2) ÷2
=(260-160) ÷2
=100÷2
=50(米)
宾馆大楼的地基是正方形,边长为长方形的宽50米
喷水池的长=50米
喷水池的宽=(80-50)=30米
喷水池的面积=50×30=1500(平方米)
答:喷水池的面积是1500平方米。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测试1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试题2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检测卷
四年级数学上册检测练习卷1
四年级数学笔算乘法练习
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测试A
四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形成性评价试题
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模拟测试
四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卷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形成性评价试卷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家庭作业2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试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家庭作业1
四年级数学上册检测练习卷2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家庭作业4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
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
四年级数学竞赛题5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综合复习卷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试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形成性评价试卷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试题
四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复习试卷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试题1
四年级数学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测试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