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7
收藏
教学目标
(一)进一步巩固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计算法则,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
(二)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乘数是三位数的计算法则。
难点:乘数中间的0可以省略不乘,用乘数百位上的数与被乘数相乘时积的末位数位置的确定。
教具和学具
教具: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板演:
指定两名学生在黑板上演算,订正时,讲一讲计算过程和应注意的问题。
2.卡片口算。
100×17 200×6 300×11 12×400
19×100 8×200 3×0 0×3
12×0 125×0 0+3 8+0
提问:
(1)0和任何数相乘,积是多少?
(2)0和任何数相加,和是多少?
(二)学习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学会了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现在我把板演2的乘数改一下,变成了287×304,这道题的乘数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2.教学例5:287×304=eq x(87248)
(1) 全体学生自己按照学过的法则计算,指名学生在黑板上演算。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乘数中间有一个“0”时,第二步计算的积有什么特点?为什么?(积都是0,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
(3)再看看当把三个部分积相加时,十位上的0与4相加得4,百位上的1加0再加1得2;千位上1加0再加6得 7。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如果把第二步相乘的积“0”不写,变为:
相加的结果相同不相同?为什么?
(通过比较,学生发现是相同的,因为“0”与任何数相加还得原来这个数。)
(4)小结:在进行三位数乘法计算时,遇到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用0乘这一步可以省略。
(5)想一想,这样乘可以吗?
这道题在哪一步错了呢?
引导学生说出:用乘数百位上的3去乘被乘数,乘得部分积的末位“1”应和百位对齐,而这里的“1”却和十位对齐了。
教师明确:遇到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除了省略用“0”乘这一步,还要特别注意积的定位,不能只相错一位。
(6)引导学生观察复习中的板演1。
提问:在计算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时,被乘数中间的0能省略不乘吗?为什么?
(7)引导学生小结。
提问:①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怎样计算简便?②应注意什么?
(8)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57页,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反馈
1.
指定两名学生分别在投影片上做,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订正时,要讲解计算过程,重点讲解怎样进行简便计算,应注意什么?
2.检查下面的计算有没有错误,把错误改正过来。
要求学生指出错在什么地方及错误原因,然后再改正过来。
(第1题错在用乘数百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积的末位没有和百位对齐;第2题错在用乘数去乘被乘数时,没有去乘被乘数的每一位。)
提醒学生在计算乘数或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时,要注意以上两点。
3.课后练习:
练习十四第1,2,3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的基本方法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在新课前的复习中,安排了两道一般性的三位数乘法,帮助学生回忆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复习了一个数与0相乘及一个数与0相加,为学习新课作好准备。
新课是通过把复习题的乘数改为中间有0的三位数而引入的,让学生说一说乘数的特点,从而提出课题,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新”的地方。
新课的进行分为两个层次。首先让学生自己按照学过的法则计算,引导学生观察第二个部分积有什么特点?哪一步可以省略?为什么?通过省略前后得数的比较,使学生得出:用0乘这一步可以省略。第二个层次主要说明:用0乘这一步省略后,应注意什么?如果第二个部分积只错一位行不行?通过讨论,使学生得出:还应注意用乘数的哪一位上的数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并与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比较。
在巩固练习中分了两个层次,首先让学生基本掌握简便算法;然后再通过改错的形式,加深理解计算中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板书设计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例5 287×304=eq x(87248)
复习:
改错: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检测站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4.3众数第1课时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2.2轴对称的基本性质第2课时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4.5方差第2课时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4.6用科学计算器计算平均数和方差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4.5方差第1课时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4.4数据的离散程度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章检测站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3.6比和比例第3课时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2.2轴对称的基本性质第1课时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4.3众数第2课时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章1.2怎样判定三角形的全等第2课时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2.5角平分线的性质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2.6等腰三角形第3课时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2.6等腰三角形第1课时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章1.3尺规作图第1课时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3.3分数的乘法与除法配套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综合练习(二)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2.3轴对称图形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2.6等腰三角形第2课时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章1.2怎样判定三角形的全等第3课时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章1.3尺规作图第2课时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3.1分式的基本性质第1课时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章1.1全等三角形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2.1图形的轴对称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3.6比和比例第1课时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3.2分式的约分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综合练习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3.5分式的加法与减法第3课时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3.4分式的通分配套练习册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