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4
收藏
---------( )
<2>直线比射线长。-----------( )
<3>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
<4>两个端点之间可连成一条直线。----( )
2、看屏幕,下面图形有几条线段?哪条线段最长?
哪条线段最短?(见附页)
<1> 学生自由数线段各抒己见。
<2> 教给学生数线段的方法(结合TV闪动变化)。
方法一:以线段的端点为顺序,从左向右观察以A为左端点的
线段有几条?AB、AC、AD一共有三条。以B为左端点
的线段有几条?BC、BD一共有两条。以C为左端点的
线段有几条?CD一条。一共有几条线段?哪条线段最长?哪条线段最短?(闪AD、BC)
方法二:以基本线段的条数为顺序基本线段有AB、BC、CD三条。
线段上有一个分点的线段有AC、BD共两条。
线段上有两个分点的线段有AD一条。
一共有几条线段? 3+ 2+ 1=6(条)
<3>小结:数线段的方法有多种,同学们应灵活运用。
<4>发展: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有两条基本线段的图形就有
(2+1)条线段;有三条基本线段的图形就有(3+2+1)
条线段;那么有四条、五条基本线段的图形又有几条线段呢?课后好好动动脑筋想一想。
五、总结:
同学们刚才都学得非常好,请同学们说一说通过这堂课你了解了哪些知识?
学会了哪些本领?(结合板书回答)
六、作业
(1)画一条5.3CM的线段。
(2)点出下面图形有几条线段。
板书设计
直线、射线和线段长度 端点
直线 无限 没有端点
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线段 有限 两个端点是直线的一部分
射线 无限 一个端点
【评析】: 教学环节设计精心。注重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参与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有重点的获取知识。知识传授由浅入深。使学生对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认识、区分,由掌握它们联系、区别,直至度量线段,画出指定长度的线段,并通过观察、动脑、动口、动手等多种感官的活动来体现学生的认识特点,使学生在意义识记中掌握概念。电教手段充分应用。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自制了幻灯片、投影片、电视录像片,运用现代化教育媒体与传统教育手段恰当结合、优化组合,展示的信息形象生动、直观,使之既讲清了概念,又发展了思维,优化了教学达到了教学目标。
2013人教版数学四下《三角形的特性》ppt课件3
2013人教版数学四下《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ppt课件2
2013人教版数学四下《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运算》ppt课件
2013人教版数学四下《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ppt课件
2013人教版数学四下《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ppt课件2
2013人教版数学四下《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ppt课件3
2013人教版数学四下《加法交换律》ppt课件
2013人教版数学四下《乘法运算定律》ppt课件1
2013人教版数学四下《数学广角》ppt课件2
人教版数学四下《三角形的特性》PPT课件2
2013人教版数学四下《折线统计图》ppt课件1
2013人教版数学四下《三角形的特性》ppt课件4
2013人教版数学四下《三角形的特性》ppt课件2
人教版数学四下《三角形的特性》PPT课件9
2013人教版数学四下《两个商(积)之和(差)的混合运算》ppt课件
2013人教版数学四下《位置与方向》ppt课件1
2013人教版数学四下《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四下《小数的加法和减法》PPT课件4
2013人教版数学四下《乘法结合律》ppt课件
2013人教版数学四下《植树问题》ppt课件1
2013人教版数学四下《位置与方向》ppt课件
2013人教版数学四下《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ppt课件
2013人教版数学四下《植树问题》ppt课件
2013人教版数学四下《有关0的计算》ppt课件
2013人教版数学四下《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ppt课件
2013人教版数学四下《位置与方向》ppt课件2
2013人教版数学四下《乘法的简便运算》ppt练习课件
2013人教版数学四下《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ppt课件1
2013人教版数学四下《乘法的意义和乘法的运算定律》ppt课件
2013人教版数学四下《数学广角》ppt课件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