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高一数学巩固性复习试卷(13)
一、选择题:
1、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4cm,6cm,8cm,则此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形状不定的三角形
2、已知△ABC的面积为 ,且b=2,c= ,则∠A等于( )
(A)30° (B)30°或150° (C)60° (D)60°或120°
3、△ABC中,sinA:sinB:sinC=k: (k+1):2k,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k2 (B)k0 (C)k- (D)k
4、在△ABC中,与cos3C的值相等的是( )
(A)1-2cos2[ (A+B)] (B)1-2sin2[ (A+B)]
(C)cos3 (A+B) (D)sin3 (A+B)
5、△ABC中,若cosA= ,则tan(B+C)的值等于( )
(A) (B)± (C)- (D)±
6、在△ABC中,∠C=90°则cosAcosB的取值范围是( )
(A)[0, ] (B)(0, ] (C)[0, ] (D)[0,1)
7、已知△ABC中,AB= ,AC=1,且∠B=30°,则△ABC的面积等于( )
(A) 或 (B) (C) 或 (D)
8、已知△ABC三边满足 ,则B等于( )
(A)30° (B)45° (C)60° (D)120°
二、填空题:
9、在△ABC中,已知∠B=30°,b=50 ,C=150,则∠C= 。
10、在△ABC中,已知a=x,b=2,∠B=45°,若解此三角形时有两解,则x的取值范围是 。
11、若a、b、c分别表示△ABC的顶点A、B、C所对边的边长,且
(a+b+c)(a+b-c)=3ab,则cos(A+B)= 。
12、在△ABC中,若(1+cotA)(1+cotC)=2,则log2sinB= 。
13、△ABC中,∠A=60°,AB:AC=8:5,若三角形面积是10 ,则此三角形的周长
为 。
三、解答题:
14、在△ABC中,求证:
15、在△ABC中, = = ,c=5,求△ABC外接圆的半径长和内切圆的半径长。
16、在△ABC中,∠A=60°,面积为10 ,周长为20,求各边的长。
17、海中有一岛B,周围3.8海里内有暗礁,军舰从A出发由西向东航行,望见岛在北偏东75°,航行8海里后望见岛在北偏东60°,问:若此舰不改变航行的方向继续前进,有无触礁的危险?
答案
1、C 2、D 3、D 4、A 5、C 6、B 7、A 8、C
9、60°或120° 10、2 14、略 15、外接圆半径= ,内切圆的半径= (a+b-c)=1
16、a=7,b=5,c=8或a=7,b=8,c=5
17、过B作BD⊥直线AC于D,AC=8,在Rt△ABD中,AD=BDtan75°
在Rt△CBD中,CD=BDtan60°,∴BD= = 3.8,
∴军舰不会触礁
任意的三角函数一课一练2
高三理科数学综合测试试题
三角函数模型简单应用一课一练1
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数学试题1
圆的方程一课一练2
高三理科数学综合测试试题四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一课一练2
圆锥曲线单元测试题
高三理科数学综合测试题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一课一练2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一课一练1
高三数学文科综合测试题1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一课一练2
复数加减复习
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数学试题2
高三级数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和、差、积、商的导数复习
高三数学文科综合测试题2
高三级文科数学摸底考试试题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一课一练1
圆的方程一课一练3
高三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一课一练2
高三年级数学(理科)第一次调研考试
复数乘除复习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一课一练4
导数的概念复习
高三数学四校联考模拟最新试题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一课一练1
三角函数模型简单应用一课一练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