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十几减8》导学案设计-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十...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小学数学一...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十几减8》导学案设计

2017-03-13

第1课时 十几减8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十几减8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学习这节课,尽管有十几减9的计算作为基础,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要达到熟练计算十几减几的要求,难度很大。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上借助买风车的操作情境,让学生经历理解“12-8=4”的算理的过程。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填一填、说一说等活动进一步巩固“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T课件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13页例2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图,获取信息。

2.这些同学在买风车时遇到了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解决,大家愿意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

1.观察情境图,说出图中的信息。

2.倾听老师的讲话,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1.填空。

8+(  )=13

8+(  )=15

8+(  )=11

8+(  )=14

8+(  )=12

8+(  )=16

8+(  )=17

10-8=(  )

10-(  )=8

二、操作探究,学习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20分钟)

1.引导学生说出情境图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并根据题意列式。

2.引导学生了解算式的特点。

3.引导学生探究12-8的算法。

(1)回顾学过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尝试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计算。

(2)组织学生汇报计算结果及自己的算法,并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算法用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3)填空。

10-8=2   2+□=□

8+□=1212-8=□

4.总结算法。

十几减8与十几减9都可以用“破十法”或“想加算减法”来计算。

1.说出情境图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并根据题意列出算式:12-8。

2.观察算式,明确:被减数个位上的数是2,2减8不够减。

3.小组合作,尝试计算12-8。

(1)思考:当被减数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尝试用学过的“破十法”或“想加算减法”进行计算。

(2)交流计算结果及自己的算法,把自己的算法用各种方式表示出来。

摆一摆:用小棒摆出自己的算法。

画一画:用画图的方式表示自己的算法。

说一说:用语言叙述自己的计算过程。

(3)根据每种算法的思路填出空格中的数。

4.牢记这两种算法的计算过程。

2.填一填。

(1)15-8=(  ),想:先算(  )-(  )=(  ),再算(  )+(  )=(  )。

(2)13-8=(  ),想8+(  )=13,13-(  )=(  )。

3.直接写得数。

10-8=  13-8=

16-8=   9-8=

11-8=   17-8=

12-8=  14-8=

18-8=  15-8=

 三、巩固应用。(10分钟)

1.完成教材13页“做一做”2题。

2.师生共同订正。

1.理解题意,小组合作或独立思考,完成练习题。

2.全班交流,订正答案。

4.解决问题。

奶奶养了17只鸡,公鸡有8只,母鸡有多少只?

□○□=□(只)

四、全课总结。(5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说说自己在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