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十几减7、6》导学案教学案设计-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十...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小学数学一...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十几减7、6》导学案教学案设计

2017-03-13

第2课时 十几减7、6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十几减7、6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十几减9、8的计算方法,完全可以通过自主探究,达到对新知的掌握。基于上述原因,本课教学设计突出了下面两点:

1.重视课前的复习铺垫。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把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当中,设计了有针对性的用卡片组算式的游戏,让学生在拼组算式的同时体会加法算式与减法算式的关系,为下面要学习的“想加算减法”作铺垫。

2.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选择恰当的时机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使学生的探究有明确的方向,避免浪费时间,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增强学生探究的信心。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数字卡片

学生准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摆卡片游戏,激趣导入。(5分钟)

1.出示3张数字卡片:15、6、9,组织学生用这3张卡片摆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2.组织学生说说加法算式与减法算式的关系。

3.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利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解决计算问题。

1.观察卡片,摆出相应的算式:

9+6=15 15-9=6

15-6=9

2.观察算式,发现和减去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

3.准备学习新知识。

1.看图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 ☆☆

☆☆☆☆ ☆☆☆

□○□=□

□○□=□

□○□=□

二、探究十几减7、6的计算方法。(20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14页例3情境图。

2.引导学生根据数学信息列出算式。

3.组织学生分组探究13减7、6的计算方法。

(1)组织学生把自己的算法跟小组成员说一说,或者用算式表示出来。

(2)听取学生的汇报,板书学生的计算方法。

4.观察比较,感受“想加算减法”的简便快捷。

1.看图,获取图中的数学信息:一共有13条金鱼,红的有6条,黑的有7条。

2.从图中女同学的观察角度可列出算式:13-7;从图中男同学的观察角度可列出算式:13-6。

3.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探究13减7、6的计算方法。

(1)用自己的算法进行计算,并用算式把自己的思考过程表示出来,再讲给小组成员听。

(2)组长把本组的几种算法整理出来,派代表向全班汇报。

“破十法”:13-7=6,想10-7=3,3+3=6;13-6=7,想10-6=4,4+3=7。

“想加算减法”:想7+6=13,13-7=6,13-6=7。

4.观察“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的计算过程,发现“破十法”需要两步计算,“想加算减法”只需要一步计算;“想加算减法”中两道不同的减法算式利用的是同一道加法算式。因此,“想加算减法”比“破十法”更简便快捷。

2.填一填。

(1)14-7=(  ),想7+(  )=14。

(2)12-6=(  ),想6+(  )=12。

(3)根据7+5=12,可以计算两道减法题:(  )-(  )=(  ),(  )-(  )=(  )。

(4)因为6+(  )=11,所以11-6=(  )。

(5)计算16-7和16-9时,可以利用同一道加法算式:(  )+(  )=(  )。

3.直接写得数。

11-7=  12-7=

14-6=  16-7=

11-6=  13-6=

15-6=  12-6=

4.在○里填上“>”“<”或“=”。

13-9○3 16-9○7

13-8○4 15-8○8

17-8○9 14-7○9

5.算一算,再照样子写一写。

6+8=  8+7=

14-6=(   )

14-8=(   )

9+6=(   )

(   )(   )

(   )(   )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完成教材15页3题。

(1)引导学生独立完成。

(2)引导学生汇报,全班订正。

1.独立理解题意并写出算式。

2.汇报答案,全班订正。

6.解决问题。

(1)一共有15只兔子。左边站7只兔子,右边站几只兔子?

□○□=□(只)

(2)灰兔和白兔共有16只。有9只灰兔,有多少只白兔?

□○□=□(只)

四、全课总结。(5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说说自己学到了哪些计算方法,在运用这些计算方法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