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性学习”的误区及对策-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体验性学习”的误区及...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体验性学...

“体验性学习”的误区及对策

2016-10-27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体验性学习”的误区及对策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体验性学习”的误区及对策所谓“体验性学习”,就是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充分刺激自己的视觉、触觉、听觉,从而获得感性认识,建构数学知识。体验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它已被教师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但从实际教学情况看,“体验性学习”也存在一些引起注意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被动体验。所谓的“被动体验”是指体验性学习不是学生积极主动的活动,而是教师或教材外加的结果。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时,出示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小明买3本笔记本用去18元,小华买5本,小华用去多少元?让学生找出需要的条件并列表进行整理。此时,有的学生就开始嘀咕:“我都能口算出来,干吗还要这么麻烦?”分析原因,学生已有熟练解答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知识经验,自然感觉不到解决问题中的“障碍”,因此也就无法体验运用“列表整理信息”这种策略来解决问题的必要性。

2情境不当。所谓的“情境不当”是指所创设的情境与体验目标不相适应,使学生无法有效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为了增加“人文情感”,精心设计了一个故事后,引出了“我爱爸爸+我爱妈妈=我爱爸爸和妈妈”的式子。接着在后面的课堂学习活动中,教师都是通过引导学生先找到“爸爸”“妈妈”和“我”进行学习,如把“15×20+9×20=(+)×”,说成“爸爸”是15,“妈妈”是9,“我”是20,所以“15×20+9×20=(15+9)×20”等。如此教学,只是让学生得到了一种机械的体验,而未能让学生真正去发现和理解乘法分配律,导致在后面的变式练习中出现“25+12×4=25×4+12×4”等错误。

3感知与情境脱节。所谓“感知与情境脱节”是指体验性学习活动脱离了所创设的具体情境,没有有效地引导学生结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对知识进行充分的感知。如有的教师在教学四年级(上册)“混合运算”时,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一个书包20元,一本笔记本5元,一盒水彩笔18元,求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然后分步列式计算。先求3本笔记本多少钱: 5×3=15,再求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多少钱: 15+20,最后把两个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5×3+20。之后,教师没有引导学生通过情境图对具体问题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加以体验,结果只是让学生从表面上体验了“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未能真正体验“先乘后加”的合理性。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克服这些问题,提高体验性学习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四个方面的对策。

一、 激发学生主动体验的需要,是提高体验性学习有效性的前提

现代教学论认为,有效的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美国国家委员会在《人人关心:数学教育的未来》的报告中指出:“学生要想牢固地掌握数学,就必须用内心的创造与体验来学习数学。”从中可以看出,有效的体验性学习必须源于学生积极主动的需要,教学应尊重学生的这一需要,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新知。上述“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中,教师若能对问题情境进行这样的改进:小明带了50元,买3本笔记本用去18元,小军买8本笔记本和3本写字本,小军买笔记本用去多少元?学生就会感觉到情境图所给出的信息较多,而且又比较杂乱,一时很难直接发现与解决问题相对应的信息,从而引发学生对杂乱的信息进行整理的需求,达到主动探求解决问题策略的目的。

二、 创设有效的体验情境,是提高体验性学习有效性的基础

体验需要一种载体,这种载体就是情境。没有情境的学习是一种机械的陈述性学习,无效的情境同样不能引发学生的心智活动和主动建构,只有创设有效的体验情境,才能提高体验性学习的有效性。如“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就为学生创设了具体的问题情境:短袖衫每件32元,裤子每条45元,夹克衫每件65元,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一共要付多少元?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就能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充分体验65×5+45×5和(65+45)×5这两个算式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对乘法分配律的初步感知,再通过一些例证(举一些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和算式)丰富体验,使学生发现等号两边的算式中所隐含的规律,达到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教学目标。

三、 引发学生进行思考,这是提高体验性学习有效性的必要条件

思考是认知活动的核心,没有思考活动的体验不是真正的体验,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数学学习。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给学生呈现这样的问题情境:两个小朋友在野餐时分食品(4个苹果、2瓶矿泉水、一个蛋糕),提出问题: 把每种食品都平均分成2份,每人各分得多少?从这个问题情境中我们可以看出,平均分是教师或教材直接呈现给学生的,而不是学生自己在思考中体验到的。若给学生创设一个这样的问题情境:“学校组织春游,妈妈为兄妹两人准备好了4个梨、2根香蕉、1个苹果(教师把实物摆在讲台桌上),现在兄妹两人要公平地分这些水果,请你帮忙他们分一分,你会怎样分,各分多少个?”这个问题情境可能更有助于学生体验平均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客观需要。

四、 注重过程与目标的统一,是衡量体验性学习有效性的标尺

《标准》将过程性目标中的动词“体验”界定为“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这样的界定反映了体验活动和学习目标有机统一的要求。如上述所举的“混合运算”教学案例,从分步列式计算顺序推导出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只是让学生从表面上体验了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而并没有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先乘后加”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必然要求。只有引导学生结合具体问题情境的数量关系加以体验,才能真正达到“让学生参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过程,体验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中先算乘法的合理性”这一学习目标。

总之,数学学习过程是体验性的学习过程,只有增强体验性学习的有效性,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建构,提高学习数学的效果。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